首页 > 健康内容

2020年电子烟新政策:电子烟战事不止

发布时间:2020-03-25   来源:未知  点击量:1544 
字号:

  摘要: 在剧烈的动荡之下,电子烟品牌正在进行一场洗牌之战,既有激烈正面的厮杀,也有多维度的布防。

  ​文 | itlaoyou-com,作者 | 吴昊

  倘若要列举过去一年的行业风口,电子烟一定榜上有名。

  “2019年全球电子烟(不含加热不燃烧)统计销售超过2311亿元(330亿美元),较2018年同比增长106%,中国为全球市场贡献110亿元,较2018年45.5亿元的业绩,同比增长了175%。”

  这是在2019年国际电子烟产业高峰论坛上,电子烟行业委员会秘书长敖伟诺透露的一组数据。这一方面显示过去一年电子烟取得的成绩,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即使宏观市场遇冷,经济周期下行的情况下,新造烟运动依旧热情未减。

  在这股浪潮之中,美国诞生了JUUL这样的头部品牌,国内也有悦刻、小野、福禄等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据一位行业人士透露,仅在去年一年时间,国内新增电子烟品牌高达数千家,而在他们的背后,还站着IDG、真格、经纬中国等几十家资本机构。

  然而,市场高速增长只是电子烟的冰山一角,浮光掠影的数字背后,电子烟危机四伏。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电子烟一度陷入“疑似致死”的迷雾当中,随着恐慌持续蔓延,全球各地对电子烟的监管政策也紧随其后。众多电子烟品牌遭遇收缩、裁员,市值大幅缩水的命运。

  这是过去一年电子烟行业的写照,2019年,电子烟冰火两重天。

  新造烟运动

  一场轰轰烈烈的新造烟运动碾压而过,其中过程却是一波三折。

  2003年,中国人韩立发明的首款电子烟如烟,在国内迅速走红,但因为涉嫌虚假宣传,最终死于舆论与山寨品的联合绞杀。2018年末,美国电子烟品牌JUUL被烟草巨头公司奥驰亚集团收购,每人获得130万股息分红的消息让电子烟又回到普罗大众的视野当中。从如烟到Juul,从中国到海外再到中国,电子烟数十年发展,一直大起大落。

  然而,2019年,电子烟在国内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高光时刻。

  从市场规模上看,我国电子烟市场前景无限。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我国烟民数量超过3.5亿人,占世界烟民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中国烟草总局一年利税超过万亿元,如果按照国外电子烟市场占比10%计算,中国的电子烟将是一个千亿级的市场。

  另外,电子烟与传统香烟消费有着相似性:用户规模庞大而固定,且具有刚需、高频复购的特点。所以无论从那个角度看,电子烟市场前途无量。

  当一个千亿级的风口出现时,各路人马趋之若鹜。2019年,新造烟运动的赛道好不热闹。

  过去一年,涌入这条赛道的势力几乎可以划分为“三大门派”: 为国外品牌提供贴牌生产的代工厂,出生于互联网行业,挥舞着资本大棒的明星创业者们,当然,还有“国家队”中烟集团。

  向来素无交集的三股势力,相逢于这场浩浩荡荡的新造烟运动当中。他们背景各异,打法不同,但都不甘人后。

  “国家队”中烟集团一方面推出自有品牌,一方面积极布局电子烟产业链的上游,企图垄断对部分原材料的控制。而为国外品牌提供贴牌服务的代工厂们,也纷纷将目光转向国内,推出更多的自有品牌,企图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

  但在各路人马当中,2019年最令人瞩目的是异军突起的互联派。

  去年,无数明星创业者如同过江之鲫,涌入电子烟赛道,其中包括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锤子科技二号人物朱萧木,同道大叔董事长章晋源,微媒控股董事长兼CEO李岩,视觉志CEO沙小皮等等。


图说天下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