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是男性特有的性腺器官,八成以上的男性在漫长的生命历程中都会遇到前列腺问题,今天就说说生命“腺”。阅读全文大约需要5分钟。
前列腺位于膀胱下的栗子形的腺体,其中间是尿道。道路上总是交通要道容易发事故,人体也如是,前列腺区作为尿道和生殖管道交汇处,也是个多事故部位。最常见问题是排尿障碍,下面就说说引起排尿障碍最常见的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
逃不过的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如果发生增生、变大,就很可能会挤压尿道,引起尿频、尿不畅、尿无力等症状。就类似下图这么个意思: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引起中老年男性排尿障碍最常见的原因,在老年男性中发病率可达80%左右。然而到现在,BPH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公认的导致发病的两个基本条件是年龄增长,以及功能性睾丸的存在。意思就是男性只要睾丸功能没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都很大概率患上BPH,只是可能增生没有挤压尿道,就没有症状。
BPH典型的表现是排尿困难逐渐加重。早期仅仅是尿频,夜尿增多,逐渐出现排尿踌躇、排尿无力,尿流变细分叉,最后会排尿淋漓不尽,甚至出现尿潴留。
日常生活中可以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进行自我评估症状严重程度。
IPSS总分1~7分为轻度,8~19分为中度,20~35分为重度。
40岁后如果有前列腺症状、影响生活,应积极到泌尿科或男科进行肛门指检、泌尿系B超等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对于症状较轻不影响日常生活的BPH仅需要等待观察,通过调整生活方式看看症状是否缓解再决定是否要药物治疗。
戒烟、戒酒,睡前少喝水,都可以减轻BPH症状。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500ml,但夜间和出席公共社交场合时可以限制饮水,减少尿液产生。由于增生的影响,排尿时可能未完全排空膀胱,因此可以有意识在每次排尿后再控制重复排尿,以助排空膀胱。也可以适当憋尿,以增加膀胱容量和排尿间歇时间。
男性杀手——前列腺炎
不要以为人近中年才会出现前列腺问题,前列腺炎就是年轻人常见的健康问题。
各种原因都可能引起前列腺发炎,根据病因、急慢性,可将其分为4型。一般情况下,泌尿道感染是主因,有时候久坐或压迫,前列腺长时间充血引起炎症,有时候自身免疫的原因引起炎症。
前列腺炎典型的表现是尿频、尿急及尿道、会阴、下腹、腰骶部等局部疼痛,可能在小便或射精时疼痛更加明显。如果炎症持续存在,可能会出现炎性水肿,影响尿道收缩力,导致射精时精液不是射出,而是缓缓流出,快感减弱,影响性生活。
非正规机构总喜欢把下腹部不适、性功能障碍问题全归罪于前列腺炎,然后大肆开药治疗。前列腺炎既不是性病,也不是不治之症,通常多数的前列腺炎不用治疗就能自愈,如果确实影响到了日常生活,就应到正规医院的泌尿科或男科接受检查,确诊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症状都能得到改善。
预防前列腺问题
吸烟、饮酒、嗜食辛辣食品、不适当的性生活、久坐这些看似无伤大雅的习惯,都会伤害到前列腺。既然无法避免老去,那还是做其他能做的来保护生命“腺”吧。
除了戒烟限酒、少食辛辣刺激食物外,还要做到多饮水、不憋尿,少泌尿道中细菌进入前列腺的机会。乘坐长途车、长途驾驶也要注意途中休息区及时下车排尿,平时工作间歇也别忘了饮水、起身活动、排尿,一方面避免憋尿对膀胱和前列腺的刺激,一方面下车活动减少久坐引起的充血。
日常洗澡时要特别注意清洗私处,尤其包皮内容易藏污纳垢,要重点清洁。能有效避免细菌从尿道逆行进入前列腺。
青壮年还需要节制性生活,既不要纵欲过度,也不能禁欲,合适频率的性生活、每周至少排精1次才是对前列腺有利。此外,建议使用安全套以避免性传播感染。
青壮年工作压力较大,焦虑也与某些类型的前列腺炎有关,推荐每周至少运动3次,可以是慢跑、伸展活动、抗阻力训练等等,目的是让身体动起来,不仅可以增加体能,还可以减轻焦虑感、放松心情。
前列腺癌筛查
依据2017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癌症数据,前列腺癌随城市化发展程度逐渐上升,男性尤其是40岁过后应提高警惕。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是被推荐的筛查手段,抽血化验即可。前列腺癌高危人群要尽早开展血清PSA检测。
对身体状况良好且预期寿命10年以上的男性如果PSA检测无异常,可以以后每2年进行1次PSA检测。
前列腺癌、BPH、前列腺炎都可能使血清PSA升高,因此见到PSA升高也不用紧张,医生也会结合泌尿系超声等结果综合分析,一般只有PSA≥4ng/ml才建议做穿刺活检,明确良恶性。
最后祝您,信马由缰,前列腺康,再见!
参考资料:
[1] 那彦群, 黄健, 2014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
[2]中国泌尿外科相关专家组.合理应用药物治疗前列腺炎的临床专家意见[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8,24(6):812-814.
[3]中国抗癌协会泌尿肿瘤专业委员会.前列腺癌筛查专家共识[J].中华外科杂志,2017,55(05):340-342.
[4]于普林,郑宏,苏鸿学,等.中国六城市老年前列腺增生的患病率及相关因素[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0,21(4):276-278.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