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内容

长期腰疼,一定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吗? |春雨看病指南

发布时间:2019-07-14   来源:未知  点击量:147 
字号:

各位好,本期春雨看病指南讲“腰椎间盘突出症”

老样子,图片内容附文尾。

有些疼痛如果不是亲自体验,你是根本无法理解的。

28岁的程序员蔡先生说起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症后,一脸沮丧。“我真的没想到我这个年纪会得这病,这不是老年人才会得的吗?”

原来,蔡先生工作长期坐在电脑前不动,一坐就是四五个小时,加上有时候工作忙,加班更是常事,起初只是觉得腰部酸痛,休息下又有好转,蔡先生没当回事。但时间越久疼痛感越发加剧,后来甚至腿开始发麻,开始影响行走,他只好抽空赶紧去了医院,做了各项检查后,医生拿着片子仔细看后,对他说:“腰四、五椎间盘突出,压迫了相应节段的神经根”。

像蔡先生这样的久坐族,被腰椎间盘突出症找上门的不在少数。据媒体公开报道,我国大约有2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腰椎病,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人数约占全国总人数的15.2%。

而患腰椎间盘突出症高概率人群不仅仅是因为久坐等不良生活习惯,还有以下因素:

1.职业

体力劳动者、纯脑力劳动者、脑体力混合型的劳动者患病几率高;

2.年龄

一般发生在20-40岁的青壮年,男性比女性多;

3.居住或工作环境

长期在寒冷潮湿环境中生活或工作,发病率较高;

4.不良姿势或生活习惯

长期固定体位如久坐或久站,不良坐姿或体位如跷二郎腿、趴桌睡觉、葛优瘫、睡软床等都易诱发腰椎病变;

5.体型

过于肥胖的或过于瘦弱的人易得;

6.遗传

家族中有过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人发病率比家族没有此病的人发病率高;

7.发育异常的患者

如腰椎骶化、骶椎腰化、骶椎裂等。

此外有两点需要强调:

一是,要区分腰椎间盘突出和腰椎间盘突出症。

前者是一个病理现象,是经腰椎CT或磁共振(MRI) 检查发现椎间盘向后突出,并不代表着一定有病,可能无任何症状。但可能也暴露出一些潜在问题:如,久坐、弯腰抬重物、长期睡软床、蜷坐在沙发上等习惯。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尤其是髓核,存在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的组织如脊神经根、脊髓、马尾等遭受化学刺激或物理性压迫,并出现腰部疼痛或下肢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二是,不能误解腰痛主要因劳累造成,而不正视根本原因,也不能因此就断定患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甚至盲目按摩。

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诱因复杂,各位重点患病人群有必要了解、重视这个疾病。所谓常规护腰、爱腰仅靠休息的手段远远是不够的,当出现严重的腰痛症状务必及时就诊、查明病因,正确采用适合病情的治疗方式,例如服用药物进行治疗,严重者在医生的评估下还需手术介入。

为此,本期我们邀请到了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脊柱科主治医师陈忻,为您支招当遇到腰椎间盘突出症时,如何正确就医最靠谱?

医生卡片.jpg

春雨看病指南-商业1期.jpg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图说天下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