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时节天气渐冷,日照时间相对减少,再加上秋天特有的肃杀之气,人们常常容易变得伤感,也就是常说的“悲秋”。
大家在这段时间可结伴出游玩,登高望远,以此方法来适当调节心情,宣泄积郁情绪。
寒露养生6要点
谚语有云“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寒露过后,气温逐渐降低,寒气容易入侵人体。而脚自古就有人体的第二心脏之说,脚部受凉会直接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病邪易趁虚而入。
所以建议大家寒露之后尽量把夏季的凉鞋都收起来,不要再穿了。平常除了穿厚袜子、棉拖鞋保暖足部之外,还可以利用看电视、休息的时间,站立踮起脚尖再放下,重复做至额头微微冒汗,以促进脚部血液循环,预防寒气入侵。
另外,大家晚上还可以用热水泡脚,既能舒筋活血,又能温暖全身,同时还能缓解疲劳。
老话说得好:“寒露脚不露。”寒露节气前后要注重足部的保暖,凉鞋基本可以收起来了,以防“寒从足生”。由于两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较少,又因为脚部的脂肪层较薄,特别容易受到寒冷的刺激。
脚部受凉,特别容易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导致人抵抗力下降。呼吸道对冷空气刺激极为敏感,骤然降温使呼吸器官抵抗力下降,病邪就会乘虚而入。轻则引起外感咳嗽,重则可使气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发作。
寒露时节出行前如果条件允许,最好用热水泡个脚。用热水泡脚既可预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还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减少下肢酸痛的发生,使人精力充沛。
颈部是人体的“要塞”,不但充满血管,还有很多重要的穴位,如大椎穴、风池穴等。注意给脖子保暖,能够避免头颈部血管因受寒而收缩,对预防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失眠等都有一定的好处。
建议大家在寒露后尽量穿一些高领、立领的服装,或者也可以在脖子上披一条围巾、丝巾、披肩,以帮助保暖。
另外,大家在平常也可多做做“乌龟伸脖”的动作,前后伸缩脖子,再左右转动,这样有利于活动筋骨、放松颈部肌肉、促进血液循环。
腰部为带脉(环绕腰部的经脉)所行之所,特别是脊椎两旁的后腰是肾脏所在的位置。肾喜温恶寒,经常按摩能温煦肾阳、畅达气血。因此,平常大家可以经常用双手搓腰,这个动作有助于疏通带脉、强壮腰脊、固精益肾。
具体做法:双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眼处,稍停片刻,然后用力向下搓到尾椎骨(长强穴)。每天早晚各做一次,每次做50-100遍即可。
天气逐渐转凉后“秋燥”就更为明显,此时鼻炎就成了很多人的大麻烦。
建议大家不妨“以寒制寒”,每天早上或出门前先用冷水搓搓自己的鼻翼,这样有助于增强鼻粘膜的免疫力。
另外,用冷水洗鼻子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能有效改善鼻粘膜的血液循环,有助于缓解鼻塞、打喷嚏等过敏性鼻炎症状。
秋季夜长昼短,大家要注意防止过度疲劳和无节制的夜生活,尽量早睡早起。
建议有条件的朋友们将每日的入睡时间提早一个小时,这样有助于缓解秋乏,让身体机能得以完全地恢复与调养。
这些水果“熟”着吃
寒露过后气温较低,很多人在这个时候生吃水果会引起腹泻等问题。其实,在这段时间,大家不妨试试把水果煮着吃,相比生食,虽损失了一些不耐热的维生素,但能养胃润燥,还增加了另外的一些食疗功效。
煮梨
润肺
秋季是养肺的最佳时节,多吃梨能润肺清火、补阴润燥。但梨性寒,肠胃功能不佳的人食用后可能引起腹泻等问题,因此建议把梨煮成汤以降低其寒性,同时润燥清火的功能更好。
梨皮的润肺止咳作用最好,所以大家煮梨时尽量不要削掉梨皮,最好是把梨洗净、直接切块煮。
煮苹果
防腹泻
每年寒露前后都是秋季腹泻的高发期,而煮苹果可以帮助缓解腹泻症状。苹果内含有鞣酸和果胶,鞣酸是肠道收敛剂,能使大便内的水分减少;果胶煮熟后也有收敛、止泻的作用。
苹果皮含鞣酸量较为丰富,而且果胶也分布在果肉内近果皮处,因此煮苹果时最好也不要削皮,以免有效成分流失。
煮柚子
降脂
柚子能理气化痰、润肺清肠、健脾降脂。煮柚子最常见的方式就是蜂蜜柚子茶。
具体做法:
1. 用刀把柚子皮薄薄地刮下来,柚子肉撕成小块;
2. 把切好的柚子皮放入清水中,中火煮10分钟左右;
3. 再放入果肉熬煮1个小时,放凉后加入蜂蜜,搅拌均匀即可。
煮橙子
止咳
蒸橙子是秋季止咳常用的食疗方之一,但这个方法适合因气滞血瘀或肺燥引起的热咳,不适合外感风寒引起的寒咳。
具体做法:
1. 把橙子洗净后用盐水浸泡20分钟;
2. 在其顶部平切一刀,形成一个盅;
3. 将少许盐撒在橙肉上,用筷子戳几个洞,然后将切下来的“盖子”重新盖回去;
4. 将橙子放进碗里蒸15分钟即可。
蒸好后去橙皮吃果肉,碗底汁水最好也一起喝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