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铃铃。。。。”随着闹铃响起,邻居家的小宝猛地从床上爬起来“妈妈妈妈,我可以去学校上学啦!”,他像个被困许久的小兔子,终于可以释放啦!他乖乖的吃完早餐背起自己心爱的小书包催着妈妈去学校报道。
到了幼儿园,老师晨检后竟然说他不能上学,因为他被传染了手足口病。小宝妈妈满脸疑惑:“最近这段时间我都没让他出门呢,怎么会传染手足口病呢?”带着疑问她赶紧带宝宝来到惠阳三和医院咨询。
随着开学季的到来,近来有不少感染了手足口病的宝宝来到三和医院就诊。很多家长都知道每年的4-7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却不了解每年的9-11月同样是高发期。
马上就要到普天同庆的国庆小长假了,家长们都想带孩子们出去放心地玩,但同时又担心孩子会感染手足口病。到底如何才能预防手足口病呢?
拿起小本本,儿科医生要讲重点啦!
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首先,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手足口病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热伴手、足、口周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大多以轻症病例为主,极少数病例会出现病情加重转为重症病例甚至死亡病例。
与其生病后治疗,不如做好预防不生病。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鼻涕)、口水、大便、皮肤的疱疹里面都有病毒,并且排毒期非常长,所以得好好预防。患者感染后,第一周传染性最强,但经呼吸道排毒时间有2-3周,经粪便排毒可长达2-3月之久,地面、墙壁、玩具上也有病毒附着。
该病主要的传播方式是接触以上物品,另外,还可以通过呼吸道传播。
记住预防手足口病七大要点
所以做好以下措施,能大大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病率,减少宝宝痛苦。
1、避免接触病人:避免亲密接触生病的病人,不要拥抱、分享玩具、餐具、洗浴用品,从而避免感染。
2、洗手:洗手对预防手足口病非常关键,孩子们喜欢到处乱摸,手上就会有肠道病毒,之后手抓食品时,或者孩子吃手玩时,就会感染生病。建议在饭前,便后,孩子在外游玩回家后都要洗手,并且要使用七步洗手法好好洗哦,平时使用肥皂洗手就行,在怀疑接触病人后,因为肠道病毒对酒精不敏感,不要使用仅含酒精的洗手液,可以选择使用肥皂或者含氯的洗手液洗手。
3、注意食品卫生:被粪便污染的蔬菜、水果、肉类上会含有肠道病毒,水果一定要清洗干净,最好去皮后再吃;不要给孩子吃生的蔬菜;不要吃没有完全做熟的肉食。
4、不要乱舔东西:小宝宝都喜欢舔玩具,而留在玩具上病毒可能存活数天,健康宝宝舔到有病毒的玩具时,就非常容易感染手足口病了,所以不要让宝宝舔别的小朋友的玩具哦。
5、生病后要隔离:不仅要预防孩子感染,当孩子生病时,也不要出去感染别的小朋友,建议把生病的孩子限制在家里面,至少等到身上的疱疹消退了(大约1周)才能出门,等孩子完全恢复正常后1周再解除隔离(大约2周)就可以去上学了。
6、大人回家洗脸、洗手后接触孩子。大人也会感染肠道病毒,多是无症状感染,但是有传染性,病毒在大人呼吸道、手上存留着,所以大人外出回家后,一定要洗脸、洗手后再接触孩子。
另外,再强调一点,家长们给孩子换完尿布后,也一定要洗手后再去照顾别的孩子,准备饮食哦。
7、少去人口密集的场所。人群密集的地方,往往病毒的密度也高,所以建议在疾病高发的季节,一定不要凑热闹,别带孩子去拥挤处玩耍。
三和医院儿科咨询电话
0752—380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