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娃第一年,新手妈妈最纠结的问题,莫过于 “自费疫苗打还是不打?打哪个?”只是预防肺炎的疫苗,就有好几种,还分国产的进口的,完全不知道怎么选?一种是能替代一类疫苗的自费疫苗,有五联苗、IPV、乙脑灭活疫苗、乙肝疫苗、AC结合疫苗等等;另一种就是各地区增加的疫苗,目前常用的有流感疫苗、Hib、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口服轮状减毒活疫苗、手足口疫苗、水痘疫苗等。这些疫苗到底用不用打呢?听听北京新世纪妇儿医院儿保科陈芳老师怎么说。曾经有从国外回来的宝宝来我们接种门诊打Hib,这个疫苗在美国是由医疗保险报销的。那么我们来看看美国的疫苗接种程序(下图为美国疾控中心网站2019年推荐0-15月龄宝宝接种程序)。
图片@美国疾控中心官网
可以看到,在我们国家归属于二类的疫苗:IPV、流感疫苗(Influenza)、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Hib)、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PCV13)、轮状病毒疫苗(RV)等,在美国属于常规免疫。
由此可见,自费疫苗也是建议打的。近年来,我们国家也在推进二类自费疫苗的免费进程,像IPV,以前是自费的,现在第一剂次免费了,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自费疫苗变成免费的。所以,疫苗分免费和自费,是和国家财政政策有关,并不是说自费疫苗就不重要。我们国家根据传染病的严重程度,将传染病由重到轻分为甲、乙、丙三类。来看看常用二类疫苗预防的传染病属于什么等级?这些病的传染性都非常强,宝宝5岁以下尤其是1岁以下,极易感染。一旦得了这些病,将造成不可预知的危害,每年都有宝宝死于这些传染病的并发症,我们来看一组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
流感:流感爆发季节,每48秒就有1人因流感死亡,每5个儿童就会有1个人得流感。手足口病:重症死亡主要集中在3岁及以下儿童。我国是全球手足口病报告发病、死亡最多的国家。轮状病毒感染:每年导致大约有450000名 5 岁以下儿童死亡。肺炎: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死亡率为15%。我有个朋友,曾认为自费疫苗不需要打,结果孩子得了肺炎,住进了重症监护室,看着孩子扎针输液,实在是太可怜了,她后悔莫及,逢人就讲,打个肺炎疫苗才几百块钱,这住一次院花了万把块,真的是因小失大。对于传染病,一定是防大于治,而接种疫苗就是最经济有效的手段。可到底哪种疫苗效果更好?更安全呢?
我们先来看看哪些常用自费疫苗哪些是进口的?哪些是国产的?进口疫苗:能替代一类免费疫苗的有五联苗、IPV、进口乙肝疫苗、AC结合疫苗;其它疫苗有Hib、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进口流感疫苗、进口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国产疫苗:国产流感疫苗、水痘疫苗、手足口疫苗、口服轮状减毒活疫苗
从效果上,不管进口的,还是国产的,都能起到预防作用。
从工艺上,进口疫苗多采用预充式注射器,如IPV、五联苗、Hib、13价肺炎、进口乙肝疫苗等,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接种剂量更准确、针头更细能更顺滑地扎入皮肤。
从疫苗反应上,进口疫苗的正常疫苗反应比国产疫苗轻微。由此可以看出,国产疫苗和进口疫苗免疫效果是一样的。妈妈们可以根据家庭经济情况来选择。
由于国产脊髓灰质炎滴剂,是减毒活疫苗,打到身体里,病毒会繁殖变异,有可能使肛周脓肿、早产儿、低体重儿、免疫力低下的儿童得小儿麻痹;所以,很多妈妈都把脊灰疫苗换成了进口的五联苗/IPV。进口的五联苗/IPV是一种灭活疫苗,进入身体内,不会繁殖变异,适用于无禁忌症的所有健康宝宝,相对更安全。宝宝在2月龄时,可以免费打一次IPV,之后的剂次根据情况选择。也可以自费打四针五联苗。为什么五联苗成为很多妈妈们的首选?
所以,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为孩子选择五联苗。对于妈妈们来说,花钱是小事,宝宝的安全才是大事。
流感疫苗管用吗?
什么时间打效果最好?
有部分妈妈反映,给宝宝打了流感疫苗,宝宝还是特别容易感冒?这个流感疫苗是不是不管用?我们来看看流感疫苗到底是什么?它是否能预防普通感冒?流感疫苗是世界卫生组织根据监测流感病毒变异情况,推断出来的新一年流行毒株。打个比方,预测今年更可能由A、B、C三种病毒引发流感,我们就提取低毒性的A、B、C三种病毒来制备流感疫苗。如果当年打了流感疫苗,不管碰上A、B、C哪一型病毒引发的流感,都能起到保护作用,但除此之外,它对其它型号的病毒没有作用,也不预防普通的感冒。根据往年的情况,流感疫苗预测毒株和实际流行毒株匹配度还是很高的,说明流感疫苗是管用的。那什么时候打流感疫苗效果最好呢?
我国每年的10月~次年3月是流感爆发季,打流感疫苗2-4周后体内可产生抗体,6-8个月后抗体滴度开始衰减,所以最好在10月底前完成接种。6月龄~3岁宝宝接种2剂次,间隔4周,3岁以上宝宝接种1剂次。
Hib、13价、23价肺炎疫苗,哪个好?
目前我国正在使用的肺炎疫苗有三种:Hib、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我们来看一下它们分别预防什么?预防一岁内宝宝最易感染的B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肺炎和脑膜炎,分别在2月龄、3月龄、4月龄、18月龄接种。预防1、3、4、5、6A、6B、7F、9V、14、18C、19A、19F、23F型血清型肺炎链球菌引起的疾病;分别在2、4、6月龄进行基础免疫、12-15月龄加强一剂次免疫。预防1、2、3、4、5、6B、7F、8、9N、9V、10A、11A、12F、14、15B、17F、18C、19F、19A、20、22F、23F、33F型肺炎链球菌引起的疾病,满两岁接种。这么一对比,看上去23价肺炎疫苗预防的更多,那它是不是最好的肺炎疫苗呢?其实它不适合2岁以下宝宝,因为2岁以下的宝宝对肺炎球菌多糖疫苗不产生抗体,所以23价肺炎疫苗只适合2岁以上宝宝。但2岁以下宝宝免疫系统不完善,不仅容易得肺炎,而且得了肺炎之后,特别不好治。原则上越早接种疫苗,越早预防,所以,最好尽早给宝宝接种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
手足口病、秋季腹泻、水痘,它们都是自限性疾病,得了也能好,水痘得一次还能获得终身免疫力。那是不是意味着,这些疫苗不打也行?我们知道,这三种传染病都是通过接触、呼吸道传播,蔓延速度非常快,孩子不知不觉就可能被感染了。很多妈妈们不知道的是,这三种病除了对症治疗,没有特效药。孩子一旦得上了,就意味着只能靠自身的抵抗力硬扛着,手足口病和秋季腹泻这两种病,宝宝得一次,还可能得第二次、第三次……反反复复得。这对免疫力尚未成熟的宝宝来说,是生命的艰难挑战,对爱莫能助的家长来说,也是伴随着深深自责的煎熬。虽然疫苗不是百分百预防,但接种了疫苗的孩子,即使感染了,症状也会轻微的多、好得快。那么,这两种疫苗怎么接种呢?
手足口疫苗:6月龄~5岁,基础免疫2剂次,间隔1个月。
口服轮状疫苗:2月龄~3岁,每年服一次,没有腹泻症状的宝宝可以接种,前后半小时不能吃东西、不能喝热水,保护期为一年。
同样是二类自费疫苗,为什么水痘疫苗却在孩子入园时都要打?主要还是因为它的传染性太强了,只要幼儿园里一个孩子得了,那么,可能整个幼儿园甚至一定区域都会大爆发。
所以,还是建议没有出过水痘的宝宝打水痘疫苗,满1岁接种第一剂次、满4岁加强接种第二剂次。
综上所述,1岁内最好接种的疫苗有:五联苗/IPV、Hib、13价肺炎、流感疫苗、手足口疫苗、口服轮状疫苗。
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没有接种禁忌的宝宝,妈妈们可以根据宝宝年龄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咨询当地接种门诊来接种。创意策划 / Parents全媒体中心
举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