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是中老年人的视力“杀手”,对视功能危害极大!那么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需要了解哪些事呢?
什么是黄斑?
黄斑是视觉功能最敏锐的部位,而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这一疾病主要侵犯的就是黄斑部,所以一旦得病,就会影响视力,看东西会扭曲变形,眼前正中央或旁中央会出现固定的暗影。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有什么严重的危害?
虽然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干性AMD患者比较多见,但临床上湿性对视功能损害的严重性远高于干性。不尽快治疗,会导致视力两个月至三年内下降,最终造成严重不可逆性中心视力丧失。湿性AMD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都会有诸多不便,往往需要他人的照顾,很多活动需要依赖他人来完成,甚至丧失生活能力。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如何发现?
阿姆斯勒表自查。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可以在家中通过阿姆斯勒表进行自我检查。阿姆斯勒方格表看起来像一个棋盘,它是由10*10cm,400个方格组成。检查时,将表格放置在视平线30厘米处,近视或远视者可佩戴眼镜。先用一只手遮住一只眼睛,另一只眼睛盯住表格中央的黑点,然后用同样的方法检查另外一只眼睛。
如果发现表格的线条不均匀或者格子不方正,中心变形,视物变暗或有黑影的话,那么就表明黄斑有问题,严重的病变会感觉表格的中心有黑影遮挡。如出现以上症状,请尽快到医院眼科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怎么治疗?
玻璃体腔内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已成为主流的治疗手段。多项大型临床试验证实:连续的玻璃体腔内给予抗VEGF药物(如全新一代抗 VEGF融合蛋白康柏西普)可使患者获得明显的视力提高。
抗VEGF药物治疗需要打多少针?是否打得越多越好?
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药物是治疗wAMD的重要方法,一般是先注射三次,一个月一次,三个月以后看病灶和患者的视力判断进行再治疗。以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为例,初始3个月,每个月给药一次,之后每3个月给药一次,一年5-6针,视力就可以获得明显提升。
在临床中,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药物有一套规范流程,操作在手术室内进行,采用标准注射流程,尽可能减少可能的并发症。正因为如此,抗VEGF药物治疗必须选择合适的剂量和注射频度,患者应根据眼科医师的病情评估后再进行注射治疗。两次注射之间的间隔时间不得小于1个月,定期随访和检查,不能够过量注射,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不是打得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