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馆当家人全程作陪。
一碗汤上来,他给出最高评价:这也太好喝了。
当家人将目光转向在座一位真正的美食家,傅师傅。
傅师傅喝完,品味一会儿说:汤的头香够了,尾香还差一点。香味进入嘴里,很快就散了,没有回甘。
他给出的建议是:加新鲜的青橄榄,清香会在口中慢慢回味。
冬天就把橄榄换成黑蒜,清香就会变成温暖的感觉。
这么一说,再品尝一下,之前觉得好喝的汤,口味果然少了些层次感。
傅师傅说,每道菜的口味背后,蕴藏着深深的学问。
比如长江三鲜之一的刀鱼,清明前后,价格和口味,就差了十倍、百倍。
为什么?
清明前,长江水寒,藻类植物生长少,长江水特殊的鲜咸,让刀鱼肉质鲜嫩奇特。
只要将鱼清蒸,佐以些许盐和少许猪膘油,香气四溢,入口即化。
让你体会到,什么叫“一江春水向东流”。
节后,气候回暖,刀鱼的食物也多了,肉质立马失去特殊的鲜咸,口味也直线下降。
这是吃的文化,也是美食家的专业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