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虽然随着网络环境的整治,许多奇葩内容都已经很难找到了。但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在这些人影响下,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提起乡村,首先联想到的都是精神小伙、喊麦、铁锅炖自己,或者社会人之类的词语。
博眼球、秀下限,成为很多人给土味视频打上的标签。但即便如此,在那段时间土味视频仍然如病毒一般迅速传播,冲上了许多人的手机页面。
当时,人们也曾给土味文化的走红寻找理由。比如,一些人将其归结为城市人群的猎奇心理和审丑心态的推动;也有一些人认为,在流量驱使下的网络时代里,缺少话语权和关注度的农村人只能通过自我丑化和秀下限的方式来博取关注。
这些观点显然都拥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在很长时间里,对于村里人来说,城里人确实拥有一种独特的优越感。但如今,随着新乡村题材内容的崛起,我们发现这种优越感却在逐渐消散。
一个比较比较明显的区别是,在之前的以博眼球的为主题的乡村内容中,内容制作者大多采用的是客观镜头进行拍摄。而通过这种拍摄方式,视频制作者通常是将自己放在演员的位置上,打算给屏幕前的观众献上一场表演。
这是博眼球的路子,从这个角度来看,观众能够获得的是一种审视的感觉。
但如今,从张同学的视频中我们却会发现,在他的视频中,几乎每一个镜头的拍摄,都会用到两个主观镜头加一个客观镜头的结构,而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能让观众拥有更强的代入感。
还有像小鱼儿夫妇,走的是夫妻二人搭档,丈夫作为主角出境,妻子手持拍摄,并作为旁白进行讲解的方式。这种拍摄逻辑,像是妻子拍摄记录生活的Vlog,观众可以通过妻子视角,进入到他们的生活。
除此之外像田园宝贝儿的视频,采用的也是手持拍摄的方式记录第一人称的视角。而这些选择,根本上也都是为了让观众带入到视频的生活当中。
从之前强调表演和观众视角,到如今强调带入感和真实,对比两个阶段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观众还是视频内容的创作者,其心态都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如果说之前的人们看乡村题材的内容,只是为了猎奇和看热闹,那么如今乡村视频的受众则更多的是真实的喜欢,并且发自内心的想要拥抱这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