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进行网络借贷,他们自身缺乏足够的偿还能力,随之引发了很多严重的社会问题。
例如最近网络疯传的大学生王某:2015年3月,王某本应在大学校园里度过她人生中的美好时光,不曾想。却因王某看上了一款价值2000元的智能手机,因手头拮据,王某核算了了自己的生活费,选择了一款网络借贷平台。起初也能每月按时还完,可2016年3月时,王某因当月生活支出较多,导致该月的贷款无法偿还。
这时王某通过网络看到一家“低利息、无抵押、快放贷”的借贷平台,随即就按照资料要求填写个人身份信息,不一会便有一位自称贷款公司的业务员男子给她打来电话,指导王某签订了几个电子合同,并告诉王某预期要缴纳逾期费用,王某同意后,成功贷款500元,但平台利息为3毛钱,扣除150元的周利息,实际王某真正到手仅有350元。
之后平台通过“借新还旧”垒高借款金额的方式,先后给王某在微信上介绍了不下20家出借平台。此时王某共签订44张本金、利息合同,直到2017年7月份毕业,王某都是一直在借钱还钱中度过。
直到王某毕业后回到玛纳斯县老家,都未曾敢将此事告诉父母。2018年1月,因负债金额庞大,王某不堪重负。借贷平台随即将矛头转向了王某的家人。先是不分昼夜地骚扰王某的母亲,其次就是不断辱骂、并威胁要p王某的裸照发送给王某的亲戚朋友们,催收电话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一般笼罩着母女两的生活,王某的母亲因不堪其扰,于去年1月,一次性还款13万元,即便如此,依然时常接收到催收电话的骚扰。截止王某报案时,她汇给网络公司共计28万余元。
套路贷、校园贷、非法高利贷往往都存在或多或少的资金“陷阱”,高额利率的榨取,让贷款人不堪重负,最终负债累累,有的举家还债、有的倾家荡产、有的被逼做违法勾当、有的甚至选择了轻生,最终家破人亡
网贷行业的社会危害性已堪比黄赌毒,而且他们的罪恶之手伸向的都是涉世不深的大学生和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他们都是祖国的未来!乱世用重典,网贷行业的社会危害性亟待引起政府的重视,而网贷的恶也绝不是重拳整治就能消灭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取缔网贷平台,同时加强自身对诱惑的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