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可可西里藏羚羊。(资料图) 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 供图
中新网西宁1月11日电 题:坚守可可西里的故事:生命到了边缘,才显得深刻
记者张添福
“感恩太阳之神的馈赠,
成千上万只藏羚羊沐浴着阳光,
在太阳湖畔卓然漫步。
领头的公羊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仰头膜拜,
哦,没有枪声的可可西里真美,真宁静……”
一段片名为《可可西里的太阳》的暖场视频,得以让出生在山东济南的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大一学生吴弘璟“重回”可可西里。
对于这片“美丽少女”,吴弘璟第一次是从电影《可可西里》中初窥堂奥的,而当三江源国家公园八名一线生态保护员以党课《可可西里坚守精神》的形式,带学校师生“游历”可可西里后,令她感慨万千。
“生命到了边缘,才显得深刻。”吴弘璟说,“正因保护力度的加大,让藏羚羊的生存状况好了很多,我们应该发动整个社会关注这块世界自然遗产。”
人生第一课
堪称“生命禁区”的可可西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无人区之一,境内雪山冰川林立,江河湖泊纵横,含氧量不足沿海地区的一半。
“走着走着,突然感觉眼前的东西变得模糊不清了,耳朵鸣响着,听不到周围的声音。”宣讲团成员张鹏讲述三江源国家公园可可西里管理处森林公安局副局长罗延海的巡山故事,“初进可可西里的新鲜感、好奇感,就被疲劳、头痛、恶心代替了。”
“我强烈地期盼着眼前能出现一个避风的地方,然后煮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方便面。”刚从学校毕业的罗延海身心俱疲,“那一刻,我后悔了,害怕了,退缩了……我想爸爸,想妈妈……”
“我开始惭愧,自己咋就那么懦弱,当初不是争着抢着,要在可可西里当一名森林警察嘛!”最终,罗延海悄悄擦干眼泪,整理好行装,跟着队友们继续出发。
团结给他生存的力量
“为了车上能多坐一个人,每个人的行李都减到了最少。白天赶路,被颠得头晕目眩,夜里,薄薄的帐篷难抵风寒,只能苦苦等待着天亮。”宣讲团成员孙辉继续讲述发生在可可西里的故事,“为了省油,舍不得开暖气,实在冻得不行了,围着车一圈一圈跑步取暖。”
一次巡山途中,车翻了,驾驶员文尕公保负责将满脸是血的尕玛土旦和断了肋骨的更嘎送往三百公里外的格尔木医院。
途中,车速快了,更嘎疼痛难忍,慢了,尕玛土旦头上的血还没止住。到了青藏公路沿线的纳赤台,尕玛土旦已经快撑不住了,他要求“选一块草长得好的地方,把我放下,赶紧去救更嘎吧!”
文尕公保放声大哭:“我们是一起活着进山的,就要一起活着回家!”
66天的绝境坚守
旦正扎西是在可可西里坚守了22个春秋的巡山队老队员。
“产羔的藏羚羊,特别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偷猎。”宣讲团成员陈忠涛讲述旦正扎西的故事。“当时其他队员全部去追捕盗猎分子了,只安排旦正扎西一个人坚守在卓乃湖。”
漫长的30天过去了,这个时候其他队员应该来找旦正扎西了,但偏偏大雨连绵,很多地方成了沼泽,外面的车根本进不来,更可怕的是自己带来的干粮快吃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