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城大急救背后 接力群像
41岁的产妇肖女士临产时突发罕见的羊水栓塞。
医疗系统以内,区、市产急办联动协调,市卫计委妇幼处调集权威专家,数十医护人员接力救助。
医院之外,救护车来回奔波,药物、血液送往手术地点,一条生命通道在早高峰时段迅速打通。
无常的事故,难免让病人心焦心碎。然而,部门的快速联动,医护人员通力配合,让我们感到力量和温暖。
宝宝无恙,妈妈安全。与死亡殊死搏斗背后的群像,值得一一致敬。
张慧芳
武侯区三医院妇产科主任
上楼抢救产妇,
鞋子跑脱一只,拎起就跑
“这是我从业35年以来见过的最典型、最凶险的一次羊水栓塞。”回忆起当天的事情,张慧芳感叹道。 9月25日上午7时37分,她接到医院助产士的来电,此时她距离医院还有约3~4分钟的路程,电话中助产士有些语无伦次。“我让她慢慢说,不要慌。”获知产妇的情况后,她很快到了医院,下了车把钥匙丢给工作人员。“我抢救病人!”说话的时候,她就冲了出去。
张慧芳告诉成都商报记者,想到产妇的情况,她预感情况不妙,“跑上楼的时候,鞋子跑脱了一只,还是拎起跑的。”到了病房,她找了一双拖鞋就急忙进去参与救治。 现场,产妇的血压几乎测不出来,休克血压;胎儿胎心也从150多降到了60多,胎儿重度窒息。“应该尽快终止妊娠。”张慧芳和同事们现场为产妇进行剖宫产,“就1分钟,我们就把胎儿取出来了。” 胎儿当时的情况还算良好,不过产妇的情况并不妙。其子宫不收缩,宫腔内有大量出血,出血量约2500ml,“要切除子宫。”
张慧芳告诉成都商报记者,他们同时也通知了医院产科急救小组。之后,成都市建立的孕产妇急救机制迅速启动。 直到中午12点过,张慧芳的同事进去将她换出来,“我喝了一口牛奶,又进去参与救治了。” 10月12日晚间,成都商报记者再度联系上张慧芳时,她刚刚从一台手术下来,谈及当天的惊险抢救,她说:“医生应该以救治病人为己任。”
不愿具名的工作人员
市产科急救办公室
紧急调派人手,
整个救治网络迅速行动
9月25日,成都市产科急救管理办公室接到了求助电话。工作人员根据现场需求,紧急调派人手,整个危重孕产妇救治网络迅速行动起来,网络体系在每个区(市)县均设立了产科急救管理办公室。市级值班专家包含了妇产科、ICU、血液科等专业的专家。“产科急救时有发生,一年都会有3000多例。”成都市产科急救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每年出生的孩子有20万左右,像这么严重的急救案例,一年只有几十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