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运输户遭遇“挂靠陷阱”
为办理车辆道路运输证,个体运输户将个人出资购买的车辆挂靠到运输服务公司名下,并向后者缴纳服务费,这是一些地区交通运输领域多年存在的“潜规则”。在简政放权的大背景下,国家对道路运输行业管制正逐步放宽,但《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在沈阳采访发现,一些运输服务公司担心口中的“肥肉”溜走,有的甚至以欺诈恐吓等非法手段逼迫个体业户继续接受“绑定服务”,意图截留简政放权的红利。
挂靠收费巧立名目花样百出
“每走一步,都中圈套!”4月16日,从陕西洋县到沈阳打工十多年的刘水蓝说。3个月前,她的货车被所在的挂靠公司强行扣留。
1月16日上午,在沈阳市沈河区方荣路富旺通运输公司,刘水蓝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讲述她的遭遇。2015年,因为卖矿泉水需要货车,听说个体户不能办理道路运输证,她花2万多元在富旺通运输公司买了一辆二手货车并挂靠后者名下。之后两年,她正常交纳合同规定的各项费用,然后自己雇人去检车。今年1月5日,运输公司打电话要求由公司替她检车,把她的驾驶证、道路运输证、身份证拿去“办理材料”。
车开走以后,她才知道,公司法人代表已经变更。业务员告诉她,交强险到期要交纳2140元保险费,刘水蓝通过微信转账交纳这笔钱。没过多久,业务员又说还有费用没交检不了车,并给刘水蓝算了所需费用:管理费2200元,场地租赁、综合检查、技术档案各1280元、审证680元,安全学习780元,维护费用680元,合计8180元。更没想到,公司还要求再交5000元押金,共13180元!
这让刘水蓝很诧异,“过去每年只需交4200元,怎么一下子狮子大开口?哪来这么些名目繁多的费用?”可业务员却说,钱不交够就不能提车。
刘水蓝说,自己家库房存有四大车水,成本共12万元,因为车被扣留矿泉水运不出去,损失惨重。1月16日下午,《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刘水蓝位于沈阳市铁西区的库房看到,一个约20平方米的小库房内堆满了一箱箱矿泉水,很多矿泉水被冻得结结实实,瓶体已经胀得变形,无法再售卖。她说,“没有车,只能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天气里蹬三轮就近送一点水,冻过的水卖不了,多年攒的钱打了水漂。”
而面对刘水蓝和记者的质疑,富旺通公司的人不愿解释。《经济参考报》记者随刘水蓝一起,到离富旺通公司不远的凌云派出所求助,得到的答复是这事不归他们管,但可以试试帮助协调,最后却没有协调成功。此后,刘水蓝四处奔走,多次向交通部门投诉。
4月9日,刘水蓝接到交通局的电话,告诉她已跟运输公司谈妥,可以去提车。刘水蓝赶到富旺通公司,业务员却告诉她,区里交通局确实跟公司沟通过,但想要提车还要交保险费、管理费合计3200元。刘水蓝只能交钱,业务员把车钥匙和行车证交给了刘水蓝。但临出门时,业务员又说车还没年检。
车终于要回来,但还是开不了,因为年检即将到期。业务员在电话里告诉她,想检车可以,再开车来公司,或者去公司指定的检车点。再也不想被宰割,刘水蓝决心与挂靠公司脱离挂靠关系。4月17日,她拨通了富旺通一位负责人的电话,却被告知她的合同档案是“死档”不能解约,要想解约得再交8年费用。刘水蓝的心一下子又跌到了谷底。
百余车主身陷其中欲罢不能
刘水蓝说,和她有相似经历的,仅她知道就有一二百人。
《经济参考报》记者调研发现,在沈河区方荣路仅一两百米的路段,就有二三十家形形色色的运输服务公司店面,每个店面都挂着两三个招牌。
家住沈阳市沈河区的安旺生是另一个受害者。2014年1月,他购买一辆货车准备用于个体运输。购车时,一家名为金博达运输公司的业务员对他说,个体户不能办理道路运输证,建议挂靠在运输公司名下,并表示每个月只收挂靠服务费用120元,购买保险和维修保养还比较方便。安旺生与之签订了3年的挂靠服务合同。
2017年12月,金博达公司联系安旺生,要求他续交2018年度服务费,安旺生提出合同已经到期,想把汽车手续转出到自己注册的公司名下,对方提出需支付13000元的转出费用。无奈之下,安旺生只得同意续订合同,对方又提出需交纳2018年服务费1440元、保险费3193元、维护费用400元、安全培训费用340元、综合检车费用680元,合计605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