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不同的生命阶段
都可以用疫苗来保护自己
2020年,第一个2字头开始的春节被新冠疫情蒙上一层阴影。
口罩、疫苗牢牢占据热点话题榜,从每天醒来假期又被延长,坚持居家闷死病毒,到终于可以复工了,又陷入防火防盗防同事的紧张中。我们从未像现在这般“惜命”,进家门必须洗手换衣服,最好再擦一遍酒精,不小心打个喷嚏就万分紧张,稍感不舒服就赶紧量体温。
以为上班靠茶杯枸杞,下班靠撸铁就可以续命的广大中青年们醒悟,在病毒面前,没了口罩和疫苗,自己简直是在裸奔。
每一天,我们都能听到如下三大灵魂拷问:
口罩什么时候可以摘?疫苗什么时候能研发出来?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正常生活?
病毒肆虐之下,我们身陷“健康安全感危机”。
在病毒中裸奔,谁能给你最靠谱的保护?
新晋网红男神、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上海市新冠肺炎临床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这么说:
最有效的药物是人的免疫力。我们医生现在在做的,除了隔离病毒,就是帮助病人挺过这两个礼拜,挺过之后病人自身的抗体就起来了。
免疫力,一个耳熟能详的词,此次疫情让我们对它重新有了深刻的认识。根据目前的疫情数据,大部分为轻症患者,多为年轻人;重症患者的比例较低,且多为老年人。
其实,免疫功能减弱,且伴有慢性基础疾病的老年人,一直是感染性疾病的高危人群。而中老年人的健康防护措施,不仅大多数人容易忽视,甚至容易被自身忽视。
这也形成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我们往往注重儿童的保护,但和儿童一样,在疾病面前也十分脆弱的中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却很容易被边缘化。
保护你的,还有它
对于我们来说,从出生的第一天起,还未开始认识世界,就被疫苗保护着。在我国,新生儿刚出生就要接种卡介疫苗和乙肝疫苗。很多70后80后应该对糖丸还有印象,通过它,中国在上世纪90年代消灭了脊髓灰质炎。
100多年以前,传染病是导致全球死亡最主要的原因。疫苗的发明和大规模的使用有效的降低了传染病的发病率,挽救了无数的生命。疫苗的应用,至少在世界大部分地区已经有效控制了包括天花、白喉、破伤风、黄热病、百日咳等14种主要疾病。
疫情蔓延以来,包括英国医药巨头葛兰素史克在内的国内外20多家企业和机构陆续宣布将进行新冠疫苗的研发。为了深入了解疫苗的价值,我们采访了葛兰素史克中国疫苗医学负责人唐海文博士。唐海文强调,疫苗的价值就是生命的价值,疫苗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再怎么夸大都不为过,因为除了安全饮用水,只有疫苗在降低死亡率和促进人口增长方面有如此大的贡献,甚至连抗生素也无法与之匹敌。
张文宏在公开演讲中也提到,疫苗和清洁的饮用水是使人类寿命大幅度提高的主要原因。传染病什么时候发生是不确定的,但是预防的措施是非常确定的。
在保护人类免遭疾病痛苦和死亡威胁的同时,免疫接种还可以大大降低医疗费用。免疫接种是最具成本效益的健康投资之一。唐海文指出,根据美国的一项免疫接种成本效益研究显示,对免疫接种投资1美元,可以节省 2 至 27 美元不等的医疗费用。
是时候消除这些误会
时至今日,针对各类传染疾病,科学家们已研制和开发出几十种安全有效的疫苗了。但在大多数公众的认知中,接种疫苗似乎是小孩子的专利,成人就不需要接种疫苗了吗?
唐海文提醒,在疫苗接种上,不仅是小孩子,其实在整个人的生命周期内,都应该保持对疾病预防的关注,疫苗接种并不是小孩子的专利,成年人,特别是因为年龄增加而免疫力下降的老年人也应该得到保护。
人在一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进行自我保护。很多人都知道幼儿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近年来年轻的女性也开始接种HPV疫苗,而那些爱去旅游,想去非洲看动物大迁移的人,更是少不了黄热疫苗的保护。但老年人也有不少可以接种的疫苗,很多人一定不清楚吧?
随着中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的阶段,中老年人群的健康问题逐渐被重视。数据显示,中国50岁及以上人群中大概每年有156万带状疱疹新发患者,约400万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患者。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首批中国引入48个境外已上市临床急需新药名单里面唯一的预防性疫苗,重组带状疱疹疫苗于2019年在中国获批,今年即将上市。临床数据显示,重组带状疱疹疫苗能够在50岁及以上人群中,使发生带状疱疹的风险降低至少90%。该疫苗也在2019年获得医药与生物医疗行业最高荣誉,有 “医学界的诺贝尔奖” 之称的美国盖伦奖。
人类曾经遇见过许多未知的病毒,有过恐惧,有过慌乱,付出过惨痛的代价,但最终我们都取得了胜利。此次疫情让我们深刻意识到,人生中的每一个阶段,都要注重自我保护。假设有了新冠疫苗,我们外出的时候,是否会更有安全感呢?而等到春暖花开,脱掉口罩的那一天,你会想做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