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住房消费的角度观察,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额133308亿元,下降26.7%,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28.3%。
来自银行方面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末,6家国有大行的个人存款总余额约为62.34万亿元,较2021年年底增加5.20万亿元。其中,定期存款增长是个人存款增长的主要原因,2022年6月末,6家国有大行个人定期存款较2021年年底增加4.47万亿元,每一家的定期存款增速均在10%以上。
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83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9%。对比可知,2022年,住户存款的增速远高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
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在2023年经济复苏的背景之下,扩内需变得至关重要,这其中主要包括消费和投资,超额储蓄的释放将成为今年消费复苏的一个重要基础。但如何真正促成居民消费乃至投资,并不能依靠简单的呼吁,而是要切实让居民恢复消费和投资信心,包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信心,就业的信心,未来预期收入增长的信心等。
此外,对于居民部门而言,低收入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往往较高,但消费能力受到收入的制约,高收入群体持有超额储蓄规模大,但边际消费倾向相对较低。从全国各省的对比来看,不同地区之间的人均住户存款差距悬殊,切实提高欠发达地区的居民收入水平,亦是促进扩内需的根本。
2022年末各省住户存款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各分行及中心支行。其中计算人均住户存款时,所用人口数据来自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湖南的住户存款数据截至2022年11月底。个别省份尚未披露截至2022年12月底的住户存款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