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七七
即使是连网球拍和羽毛球拍都分不清的体育小白,也知道男子网球界有两大经常出现在体育新闻、以及没羞没臊体育类同人文的传奇,
一个是来自瑞士的罗杰·费德勒(Roger Federer),
一个是来自西班牙的拉斐尔·纳达尔(Rafael Nadal)。
不过知道名字容易,能不能分清这两人——这难度一下子就大大增加了!
作为一个有梦想的伪球迷,
欧洲菌不打算教大家从“看脸”这么既没技术含量又对脸盲患者不公平的方式来对两位大神进行区别,
欧洲菌打算带领大家从一个看上去很厉害实际上超好懂的专业角度来展开分析:
仔细看一看两人分别获得的单打大满贯奖杯,
截至目前,费德勒总共赢得20座大满贯冠军,
其中包括8座温网、6座澳网、5座美网和1座法网。
纳达尔的18座大满贯冠军里,则包括1座澳网、两座温网、三座美网、以及12座法网。
发现没有?
两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法网。
费德勒虽然在全网多开花,但也只拿到了一座法网冠军,全满贯头衔差点儿不保。
而纳达尔,虽然貌似在澳网、温网、美网上略显吃力,但他却能将法网变成个人花式表演秀,14年来不断实现4连冠、5连冠,自己创造纪录,又自己打破...
另外三个赛事里,其他选手都还有扬眉吐气的机会;
而在法网的红土地上,真真是流水的亚军,铁打的纳达尔!
嗯,就在法国时间6月9日,33岁的纳达尔击败奥地利选手、93年的小哥多米尼克·蒂姆,又双叒叕获得了法网冠军~
这就意味着,纳达尔获得了自己职业生涯中第12个法网冠军,由此超越了获得澳网11冠的玛格丽特-考特,成为网球历史上,在单个大满贯赛事上,无论男女选手,夺冠次数最多的球员!
纳达尔也再次刷新了自己创造的纪录,而这个纪录不仅是前无古人,也很难后有来者...
体育界好友纷纷向纳达尔发来贺电!
纳达尔还专门拍了个视频在微博上给中国粉丝发喜报,万年不变的开场白“NI HAO”也是很可爱啦哈哈哈。
顺便说一下去年的法网男单决赛上,蒂姆也是败在了纳达尔的网球裤下...有点心疼这位长得很清秀的奥地利小哥...
6月9日的罗兰·加洛斯球场,属于纳达尔~
中国姑娘们也在这次的法网公开赛中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6月9日的法网女双决赛中,中国女双组合段莹莹和郑赛赛坚守到最后,以2-6和3-6不敌匈牙利选手巴博什与法国选手姆拉德诺维奇,获得本届法网亚军。
虽然最终没有捧起冠军奖杯,但这第二名的成绩也是两位新人姑娘给我们带来的惊喜了!
而且,这可是兼具“野鸡体质”和“神圣滤镜”的神奇法网...
网球界有四大大满贯赛事,分别是:
其中法网可以说是最特立独行的一项赛事了。
传统的网球赛事场地,要么是草地——回忆一下,新一在英国向小兰表白那个系列主线集《福尔摩斯的默示录》里,案子的关键人物就是温布尔登的草场女王,米奈芭.格拉斯▼▼
要么是奥运赛场上那样的硬地球场▼▼
而法网的场地,是粗犷的红土▼▼
法网的比赛场地在巴黎罗兰·加洛斯球场,这个球场以一战中为国捐躯的飞行员民族英雄 Roland-Garros命名,这也是四大赛事中唯一的红土场地。
不同的场地材质对球着地的摩擦力、弹跳高度、球速都有影响。
红土球场的特点是:减缓球速、旋转强烈、产生高弹跳,使得球员的回击与反应时间较长。
用个夸张不正确但方便理解的说法:
同样的时间,你在草场和硬地上已经跟对手激情厮杀了5个来回了,在红土场上你发出的球才刚刚从地面艰难地弹起来。
也就是说,
红土场地会降低球员发球的威力与速度优势,要发出直接得分的球并不容易,必须持续与跟对手来回击球,才能借机得分。
在红土场地上,一场比赛超过4个小时都是常有的事!
由此,红土比赛对球员体能与意志力的要求更高,球员们不仅要技术体力过硬,心理素质也要一级棒。
很多在草场和硬地场上大杀四方的选手,到了红土场上就秒变弱鸡...
像瑞典名将埃德伯格(Stefan Edberg)、德国金童贝克(Boris Becker),以及14座大满贯赛事冠军的桑普拉斯(Pete Sampras),都独独栽在法网上!
当然,也有不少法网冠军在红土地上不可一世,到了其他场地就成了小透明——
红土名将布鲁格拉、穆斯特、库尔腾、莫亚、科斯塔、张德培、戈麦斯的职业生涯更是只有法网这一座大满贯的奖杯。
看看顶配王者级选手费德勒,也只得过一次法网冠军呢。
就这样,法网被装上神圣滤镜,还获得一个别称:
封神之境!
2011年,李娜正是在法网中夺冠,赢得了亚洲的第一座大满贯单打冠军奖杯,奠定了自己亚洲网坛一姐的地位。
2014年法国网球公开赛女双决战中,来自中国的彭帅/谢淑薇也取得了冠军!
不过法网再怎么传奇,也要面对一个事实:
这是在处处不靠谱的法国啊亲~
除了很能震慑人的红土地之外,法网还有一些很迷很野鸡的特点,比如说,“三无”——
无鹰眼、无灯光夜场、无顶棚。
无鹰眼——
不是这个鹰眼▼▼
而是指网球比赛中用来追踪记录球的路径、并显示记录实际路径图形图像的电脑系统。
当选手们对球的落点有争议时,鹰眼就会派上大用场——另外三大网球赛事都有装鹰眼来辅助,时不时地会起到个逆风大翻盘的作用呢。
然而,一开始法网坚持不装鹰眼系统!
后来顶不住压力装了,但官方拒绝使用鹰眼系统作为比赛裁判辅助!
法国人表示:
红土场地上很清楚就能看到球的落点啊!还要啥自行车啊!
我自己的眼睛我还不相信么!不要那破鹰眼电脑来质疑我们的判断力了!
好吧,所以当网球比赛中出现争议球时,其他赛事的裁判瞅一眼鹰眼系统就能明白是咋回事了,法网的裁判还得气喘吁吁地跑来跑去看球印。
无灯光夜场——
也就是说法网比赛都在白天举行。
比较符合球赛专业作风的解释为:
举办法网的巴黎五月晚上经常妖风大作,红土会被大风扬起来,影响球员、裁判和工作人员的视线,因此不宜安排晚场;
更有说服力的解释为:
法国的夜生活是属于酒吧和大餐的!谁要大晚上的来看球啦!
除非观众席里安排上餐桌和酒吧!
好吧,于是法网只好提前一天开打,把两周赛程延长为15天,甚至更长。
无顶棚——
最近巴黎老下雨,没有顶棚的法网只好把下雨天里的比赛全全取消...
像买了6月5号那天比赛的观众就是倒了血霉了,大家高高兴兴进场看男单与女单上半区四分之一决赛,最后等来的是组委会冷冰冰的通知:
啊那个抱歉啊大家,因为下雨了,比赛推迟到6号再举行...请各位想办法各回各家吧...
反正,在网球这方面,法国人就是要走复古风,走传统路线,
就是要拥抱大自然阳光雨露的亲吻,
就是要全世界的网球手和球迷都遵守这固执的法式规则...
除此之外,四大满贯赛事中也属法网赛场的整体面积最小,硬件设施最为寒掺……
不过估计吐槽声太多,法网官方顶不住,最终还是决定要在2020年安装顶棚了...
但不管众人怎么嫌弃,法网在网球界中的神圣地位依旧不可动摇~
所以,如果你在巴黎的话,不妨在每年法网时买一张票,到罗兰·加洛斯球场感受一次最高规格红土地网球赛事的魅力。
非法网期间,罗兰·加洛斯球场也是对外开放的。
球场位于巴黎西南的Bois de Boulogne,可以坐十号线直达,到Porte D’Auteuil站下车就好啦。
球场里还有个网球博物馆((Tenniseum),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买15.5欧元的套票同时参观博物馆和球场。
开放时间也请大家拿好:
罗兰·加洛斯球场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10:00-18:00,
网球博物馆:周三、五、六、日。
所以,有没有到现场看过法网的小伙伴?到评论区说说你们的感受吧。
ref: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