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周某某回应新京报记者称,已对未来做好规划。周某某称,回家当晚喝多了,喉咙出现略微不适。
全文1520字,阅读约需3分钟
新京报记者 夏洪凯编辑李劼 校对 吴兴发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当事人出狱:回家当晚喝多 已有生活规划。新京报我们视频出品(ID:wevideo)
因盗窃入狱,发表“这辈子不可能打工”言论,引发热议的男子周某某,4月18日从柳州监狱出狱。19日,周某某回应新京报记者称,已对未来做好规划。
周某某称,他现已回到南宁和家人见面,从18日晚见面后一直和家人在一起,“晚上还多喝了点酒,已经很久没喝酒了。”按照当地风俗,回到家里有个程序要走完,比如“跳火盆”。
新京报记者问到在看守所里面是否想好对以后生活的规划,周某某回应已经想好了。当再次问到对当年采访的感受时,周某某说:“在电话里讲不清楚,等见面再说吧。”
2012年,周某某因盗窃电瓶车被警方抓获。当时记者问他为何不去打工而是盗窃时,其回应称,“不可能打工,这辈子都不可能打工。做生意也不会做,就得靠偷东西,维持生计。在看守所比在家里好多了。”
此前,周某某的姐姐回应媒体称,弟弟本性不坏,只是被人带上了歪路。周某某网上的那些言论都是“不经脑子的”。
南宁市五塘镇司法所工作人员表示,周某某出狱后将被重点关注。
━━━━━
“一辈子不可能打工的”当事人出狱受捧,网红产业请自律
因盗窃5辆电动车被判入狱4年6个月的周某,4月18日从广西柳州监狱出狱时,享受了一把“明星”的待遇,据媒体报道,除了他的家人外,迎接他的还有网红经纪公司,有多家直播机构表示想跟其签约。
周某如此有“名声”,是因为2012年6月因盗窃被民警抓获时被摄像机记录下了这样一句话,“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打工的”,四年后的2016年7月,包括这句话的视频突然在网上蹿红,不少人拿它做文章。互联网果然是有记忆的,只不过,这次被惦记的周某,有可能一脚踏进网红文化的“粪坑”。
八年间因盗窃四次入狱前科累累,从头到尾无任何出狱后重新开始正常生活的打算。在正常的舆论环境中,周某根本不可能被追捧,而现在,好逸恶劳的形象,有可能要被包装成“一呼百应”的直播间“偶像”,这种匪夷所思的行为,已经成为网红文化的“另类景观”。
大衣哥朱之文家的大门被人一脚踹开,门口一群人喜笑颜开举着手机在直播,这样的丑态已经是网红文化的常景。类似的画面,也曾出现于上海“流浪大师”沈巍走红时,有人嬉皮笑脸要认他当爹,有人对着直播镜头喊着要嫁给他。如果说早期的网红文化还只是聚集于网上的“眼球效应”,停留于线上的恶搞,那么现在的“流量变现”则使得网红文化出现了明显的粪坑化倾向,会给线下的现实生活造成污染。
无利不起早,网红经纪公司对于周某的追捧,是建立在这一产业“变现渴望”基础上的,谁都知道,周某的“故事”和出格言论在主流社会并无生存土壤,但一些网民的好奇,仍然可能给网红经纪公司带来收入。利用周某的网红身份,在其出狱后的短期内无所不用其极把周某的“价值”一次榨干,是这些网红经纪公司打的如意算盘。
过往的例子可以证明,凡是具有流量影响的网红,都会被公司盯上,哪怕只是暂时地红几天,也有人想“借鸡生蛋”,比如成为“支付宝锦鲤”的信小呆,“发际线男孩”小吴,都曾被公司签约,现在都早已没有水花。
网红以及网红经纪公司在合情合理的前提下,通过正常运营获取收入没问题,但与其他行业一样,网红产业也应遵守底线,不能为短期利益,把整个行业搞成一片恶臭。如果多次偷盗四次入狱且无悔改意识的周某,被网红经纪公司真的捧成了“流量金蛋”,这不仅是对网红产业的损害,也是对社会正常价值观的一次挑衅。
过去有网民“欣赏”周某,原因是各种各样、非常复杂。除了有人羡慕周某“好吃懒做”也能成红人外,更多人可能只是在消费周某打发时间,并无意成为周某那样的人。如果网红经纪公司与周某真的如愿在线上线下“掘金不止”,这会加速人们对网红产业的反感,会伤及那些凭借诚实劳动而在这个产业里生存的人。拒绝网红文化的粪坑化倾向,是当下网红产业自救的重中之重。
独家专访曹德旺,为什么制造业产业链一定要留在中国?本文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欢迎朋友圈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