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内容

你怎么看待证监会借助北斗卫星查出​獐子岛​造假?

发布时间:2020-06-24   来源:  点击量:90 
字号:

獐子岛信息披露违规案终于尘埃落定,近日,证监会通过北斗系统,采取大数据核查的方式,最终认定獐子岛公司存在财务造假,针对这个问题,说几点看法:

第一,獐子岛曾经是一家很辉煌的公司,被称为“海上蓝筹股”,2006年1月,“獐子岛”牌商标成为第一个水产品中国驰名商标;2008年登榜福布斯中国潜力企业,还获得了诸多其他荣誉。但上市之后的獐子岛,变成了一家魔幻的公司,其养殖的扇贝一次次的出事,要么跑了,要么饿死,总是会成为市场中的焦点。

第二,A股造假并不是新鲜事,不过像獐子岛这样的公司,一次次的侮辱股民们的智商,确实是很过分的事情。经过两年多的调查,证监会终于让獐子岛的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案水落石出也很不容易,证监会多方走访渔政监督、水产科研等部门寻求专业支持,并且借助卫星定位数据,对公司27条采捕船只数百余万条海上航行定位数据进行分析,最终证监会认定獐子岛公司成本、营业外支出、利润等存在虚假,獐子岛想抵赖都不成了(獐子岛实控人吴厚刚确实不认可造假,还对证监会的处罚不满)。

第三,大家应该注意到了,6月24日,獐子岛发布了公告,公司的董事长、总裁吴厚刚申请辞职,海外贸易业务群执行总裁勾荣也申请辞职了,证券事务代表张霖也申请辞职了,董事长、高管、证券事务代表集体辞职,这一幕是不是似曾相识?是的,以前的暴风集团就是这样的。扇贝可以跑,但相关责任人可不能一跑了之,这是对投资者的不负责任。

第四,虽然獐子岛“扇贝跑了”迎来了大结局,但是个人觉得处罚轻了,证监会对獐子岛公司给予警告,并处以60万元罚款,对15名责任人员处以3万元至30万元不等罚款,对4名主要责任人采取5年至终身市场禁入。耗费了证监会调查那么多人力物力,欺骗了那么多投资者,这处罚明显轻了,我觉得对财务造假的上市公司应该从重处罚,才能起到警示作用。


图说天下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