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上午,惠州市120急救指挥中心派出2支医疗救援保障队前往惠东白花镇,协助惠东卫计局开展水灾后医疗救治工作。据统计,医疗队共接诊26人,其中包括1名高处坠落头部外伤患者和1名过敏性休克患者,并已转送惠东县人民医院救治。与此同时,惠州市空中医疗救援基地的2架直升机也一直待命,随时准备出动空中救援。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内科医生罗国标是在1日中午12点左右到达白花镇的,作为此次派出的医疗救援保障队的成员之一,他肩负着与当地医生配合完成灾后医疗救治工作的任务。
在洪水退后的白花镇圩镇上,医疗救援保障队找到一块地势较高的空地,搭起了帐篷,这就成了一个临时的医疗救援点。“在水中行走,可能会受各种各样的伤”,罗国标说,在救援点短短几小时内,他就接诊了近10例割伤、摔伤和咬伤的患者。严重一点的病例是一位过敏性休克的女性患者,当时,救援队把患者从家里抬出来,用车运到救援点,罗国标仔细检查了,发现患者并没有完全休克,只是因为情绪紧张而暂时失去了反应,迅速简单处理后,患者很快被转运到惠东县人民医院。
由于身体长时间浸泡在水中,混杂了各类物质的洪水又有许多微生物,不少救援人员都出现了皮肤过敏。罗国标记得,其中一位过敏反应最严重的是一位官兵,为了救援抢险,他已经在水中浸泡了接近24小时,由于衣服不透气,出汗多,就诊时他已经长出了满身红疹。服用过医生开的抗过敏口服药以后,这位官兵又继续参与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