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内容

【闫警官说防范】有同学发微信找你借钱?本市一高校​大学生​落入​

发布时间:2020-06-11   来源:  点击量:466 
字号:

同学们大家好,闫警官又来给大家讲防范啦!这一次要说的案例是几天前刚刚发生在咱们西青区大学城某高校学生身上的真实案例。受害学生被不法分子通过“冒充同学借钱”的方式诈骗900元。其实,这起案件和我们之前说过的“【真实案例】天津大学城一高校新生被不法分子以冒充熟人的方式诈骗1000元”(☞【真实案例】天津大学城一高校新生被不法分子以“冒充熟人”的方式诈骗1000元)情节非常相似,只不过这次犯罪嫌疑人是盗用了被害人同学的微信号码、而不是QQ号码,来实施的诈骗行为。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案件情况

2018年11月17日15时35分许,本市某高校一名大学生小磊(化名)在宿舍内,突然接到同学小赵发送的微信。小赵以购物钱款不够为由借款400元,并承诺当晚就还钱。

小磊很快向小赵微信转账400元,对方以微信收款有限额无法收款为由,将小磊转账的400元退回后,向其发送了一个收款二维码。

小磊扫描二维码转账400元,对方又借款500元,小磊再次扫码转账500元。当对方打算继续借款时,此时小磊觉察出不对劲,怀疑有可能被骗,随即拨打小赵电话进行核实。果然,小赵称自己并未借钱,经过核实发现自己的微信号码被盗。

案件细节还原

诈骗分子先利用非法手段盗取微信登录账号和登录密码,之后登录被盗号人的微信,对其微信内容和朋友圈进行分析,确定诈骗目标。然后以各种理由借钱,一旦被害人轻信,诈骗分子就会向被害人发送收款二维码要求其扫码转账。等到被害人察觉到有可能被骗或者诈骗到一定数额的时候,诈骗分子就会停止诈骗行为、立即消失。

如何防范

在冒充同学、熟人、亲属进行电信诈骗的案件中,诈骗分子往往就是利用了被害人对于同学、熟人、亲属的信任心理以及自身的疏忽大意。其实,只要我们牢记以下几点,完全可以避免上当受骗:

1、当我们的微信、QQ收到同学、熟人、亲属的借钱信息时,一定要提高警惕,不管对方多么着急也不要慌张,凡是涉及到资金的问题都不能大意。

2、转账之前要拨打与同学、熟人、亲属经常联系的电话进行核实,确认一下事情的真实性。如果对方电话打不通或者没人接,一定要核实清楚之后才能转账,否则一律不予转账。

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平安西青


图说天下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