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内容

90后小伙办滑翔伞基地圆飞翔梦带着老父亲飞天(2)

发布时间:2018-07-18   来源:未知  点击量:187 
字号:

在山顶多次测风速后,完全符合要求!彭胜决定,就在家门口建滑翔伞基地!

鼎力支持的父亲

借钱出力帮儿子圆梦

地点选定,还面临着许多困难。

起飞点的那块地是从旁边茶山老板手里租过来的,但降落点的十亩地属于一户村民家,需要办理土地流转。搁置了一两个月,年近六旬的父亲彭才文自告奋勇去镇政府和相关部门跑了好多趟,终于办好手续。

接着是平地。坡陡,大型挖机不能开上来。老彭请来炮机和钻机的工人,遇到坚硬的岩石,一点点地把岩石钻去。

场地上还有几十棵树遮挡了道路,为了省钱,老彭找来汽油锯,一根根亲手锯断。

一副滑翔伞需要3到5万元,前期所有费用加起来需要30多万元。这对家里来说是一笔巨款。彭胜自己攒下的一点钱显然不够。

彭才文辛辛苦苦攒了几万元,原本想留着装修房子用。咬咬牙,拿出所有积蓄给儿子。另一边,彭胜青梅竹马的妻子也很理解,包揽了家里的事,支持丈夫全心投入自己喜欢的事业。丈母娘也借了十多万元。

终于,彭胜的滑翔伞基地建了起来。

修过机场却没坐过飞机

其实老彭也算是个见过世面的人,但一次飞机也没坐过。“嗨,乡下人,坐啥飞机嘛,现在哪里火车去不到?”

老彭38岁那年去了云南,参加过多座机场的建设和改扩建,在迪庆、大理、丽江等机场都工作过。看着一架架飞机腾空而起,老彭心里充满向往。

嘴里说着坐飞机没啥意思,真实的原因是“怕花钱”。他的老伴,彭胜的妈妈患疾病,刚做了第二次手术,这些年已花了八九万元,之前家里才送走了患病去世的老人,也是相当大一笔开销。

儿子说要带他上天时,老彭是有些心动的。

“横竖试一下嘛!”老彭凑到老伴耳边说,“放心,安全得很!”其实他心里很虚,不过倔强的老彭把心一横,坐就坐嘛!

彭胜解释说,其实滑翔伞非常安全。除了起飞时需要风向配合,每秒风速不超过7米,只要脚离开地面,在空中可以自己操控方向,跟开车差不多,不会受到风向影响。

再次飞上天很“过瘾”

第一次跟儿子上天,是去年腊月二十八。当天天气寒冷,他裹了件羽绒服,出门前一直不停说话,想掩饰紧张情绪。儿子只说了一句,“准备好了就走嘛。”老伴目送他俩出门,一再叮嘱儿子,“把你爸爸照顾好哟!”

虽然之前看过儿子飞,但轮到自己,老彭心里还是紧张得要命。连飞机都没坐过的他怎么也想象不出,飞出去是什么感觉。彭胜看出了父亲的紧张,“不要怕,有我在。”

老彭点点头,心却还是悬着。特别是拖着伞,跑到悬崖尽头那一刹那,老彭说:“心子眼眼都提起来咯!”他闭上眼,只感觉到双脚离开地面,身体腾空,情不自禁大喊出来。

上周,是老彭第二次飞,没上次那么紧张了。他穿了一双塑料拖鞋,不用儿子提醒,主动找了一根麻绳,把鞋子紧紧绑在脚上。

跑出悬崖,腾空那一瞬间,老彭又忍不住大喊出来。滑翔伞在空中盘旋,“好凉快哦!”“太爽了!”他的吼声,可能站在对面山头都听得到。

上天啥感觉?老彭说,风就在耳朵边呼呼地吹,云就在旁边。他睁大眼睛,仔细看了看脚下生活了几十年的家乡。“下头是青山绿水,遍地稻田,还有野花,过瘾!”

这次遇到上升气流,把人带了上去。老彭有点紧张,彭胜赶紧安慰他,连连说“没事”。

彭胜对父亲说,坐这个,比飞机带劲。“等我创业起来了,再带你去坐飞机。”

记者 纪文伶

共同的心愿

愿为“运动小镇”出份力

“吔,老彭上天了。”这在农村无疑是个新鲜事,大家都觉得很稀奇,奔走相告。有乡亲专门跑来家里,或是基地,好奇地打听各种问题。“这个伞有没得发动机?”“会不会掉下来?”……父子俩也都不厌其烦地为他们解答。彭胜还专门为当地父老乡亲制定了一个优惠价。

乡亲们都打趣说,老彭不得了,都上天了!有些年轻人也鼓足勇气来尝试。

看儿子在天空中翱翔,虽然彭才文嘴上不说,眼睛里却透露着自豪。他在基地帮忙时,正好接到老伴电话,便主动向她汇报,“彭胜又上天了哟,今天天气不错,他想去钻云。”然后一手拿着手机,一边仰天看着儿子,给老伴做口头“直播”,“他飞了个特技”“又飞高了点了”“嗯,离云还是有点远”。


图说天下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