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高利贷、规制霸座,约束网络交易,齐鲁壹点记者梳理发现,民法典草案目前共有1260条,其中合同编就占了525条,篇幅近一半,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民法典合同编草案中很多内容都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比如:禁止高利贷、明确了电子合同的订立规则、规制旅客霸座等。
明确规定禁止放高利贷
对民间金融资本管理更加成熟
网贷变套路贷、现金贷变高利贷,民间借贷领域的诸多乱象既影响正常的金融秩序,也给经济社会稳定带来严重隐患。
图片来自网络
例如,媒体曾报道某地打掉过一个“套路贷”恶势力犯罪团伙,主犯宋某杰被判处3年6个月有期徒刑。2018年4月,受害人姜某某到公安机关求助,他借了一万块钱,扣掉手续费2000元后,还被迫写下了三万元的借条,由于无力偿还,连续遭到多次殴打。犯罪团伙在得知姜某某名下还有辆车后,逼迫姜某某交出了车钥匙,签订了二手车买卖协议并使用手铐铐着姜某某将车开回茶楼扣押。
民法典合同编草案明确规定: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山东众成清泰(济南)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嵘林分析,高利贷问题催生了一批暴力讨债行为。“我们前段时间办理了一个案件,借了200万高利贷,最后抵押了价值900万的三套房子。”
张嵘林介绍,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向社会通报了《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对民间借贷行为及主体范围做出了清晰的界定,其中规定如果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则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应当被认定无效。
“这次通过民法典草案的方式,在国家层面对放贷行为进行约束。”张嵘林说,利息在合理合法的范围之内时,国家允许其存在,是因为国家希望民间金融资本蓬勃发展,但是这种蓬勃发展是有条件的,不能突破了相应的底线,这也反映了国家对民间金融资本的管理更加成熟、规范。
图片来自网络
完善电子合同订立规则
维护消费者权益
随着电子商务、数字经济发展,网购纠纷时有发生。今年三月底,枣庄市市中区人民法院立案庭杨斌速裁团队就调解了一起网购纠纷。柴先生花费11500元从姚某处网购了两只品种为“金渐层”宠物猫。收到宠物猫后,柴先生发现其中一只猫的成色与视频不符,于是带着两只小猫从济南赶到枣庄要求姚先生退还差价3000元。宠物店老板姚先生认为,已经在交易前对宠物猫的“毛色”进行了确认,交易一旦完成不退不换。而且,柴先生此后在多个宠物交易群里对他进行言语攻击,影响了他的声誉,他坚决不同意退还差价。
网络交易出了问题该咋办?民法典合同编草案就完善了电子合同订立规则,增加了预约合同的具体规定,完善了格式条款制度等合同订立制度。
草案规定,当事人一方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发布的商品或者服务信息符合要约条件的,对方选择该商品或者服务并提交订单成功时合同成立,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山东睿扬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广强分析,有要约有承诺合同则成立,商家在网络平台展示产品型号、价格等信息就是一个要约,消费者拍下就是承诺,电子合同就成立了,就有了约束力,这也加强了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对此,张嵘林谈到,当下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原来的纸质合同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交易的需要。为了规范新类型的交易方式,国家对电子合同作为进行了明确,让合同的当事人在维护自己权利的时候,能找到明确的法律依据。
“这也让大家意识到电子合同的重要性。民法典草案里提到电子合同,实际上是立法部门前瞻性的体现,有利于今后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张嵘林说。
图片来自网络
对旅客霸座说“不”
将有法律保障
“旅客霸座”也是近年来的热点话题,2018年9月19日,一女子乘坐G6078次列车强占他人座位,不顾列车员的劝阻,硬是胡搅蛮缠般地撒起泼来。任凭列车员怎么调解都未未见其有半点儿收敛,无奈之下,列车员只好将被霸座的乘客安排至其他位置并予以解释和安抚。
针对近年来客运合同领域出现的旅客霸座、不配合承运人采取安全运输措施等严重干扰运输秩序和危害运输安全的问题,为了维护正常的运输秩序,民法典合同编草案细化了客运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草案明确规定,旅客应当按照有效客票记载的时间、班次和座位号乘坐。
张嵘林分析,草案的这一规定颇具警示和教育意义,向更多承运人弘扬诚信与契约精神。
对此,刘广强说,在没有法律规定前,霸座这种情况很多时候是一种道德谴责问题,现在通过法律明确化、规范化之后,让执法者有法可依,维护了社会秩序。
图片来自网络
租房到期可优先续租
让更多人居有定所
此外,为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建立租购同权住房制度的要求,保护承租人利益,民法典草案增加规定房屋承租人的优先承租权。
民法典草案规定,赁期限届满,承租人继续使用租赁物,出租人没有提出异议的,原租赁合同继续有效,但是租赁期限为不定期。租赁期限届满,房屋承租人享有以同等条件优先承租的权利。对此规定,刘广强说,租房到期之后,原来一直租这房子的人可以优先租房,这是一项创新,再加上原来规定的承租人优先购买权,都是对租房人利益的保护。
“这体现了‘房子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炒的。”张嵘林分析,过去大家对买房很看重,是因为在租赁市场当中,承租户是弱势群体。租赁合同对租户的保障并不完善,让很多租户感受不到安全感。而民法典草案这一规定,是为了解决房地产过热的问题,体现了国家保障百姓居有定所的态度和决心。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记者 范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