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内容

试​长安​新能源​奔奔​e-star通勤营救计划

发布时间:2020-03-29   来源:  点击量:539 
字号:

如果说疫情激活了人们对于独立空间的重视,那么疫情过后的报复性消费,势必会被“独立空间”的市场所抢占。无独有偶,全国各地都在为刺激汽车消费狂下“猛药”,甚至连汽车股都闻风大涨,似乎已经没有什么理由能够阻止无车一族踏入“XX车友群”这个大家庭的脚步了。而在市场上的众多在售车型中,车牌获取容易、售价门槛较低、出行不限号/不限行以及更低的使用成本等优势,让作为代步利器的新能源车型脱颖而出。而这一点在2月份轿车销量榜的新晋上榜名单中也得以体现。刚巧长安新能源也善择时机,选择在此时推出品牌的第二款车型奔奔E-Star

不同于长安汽车奔奔EV,奔奔E-Star所属品牌为长安新能源,因此它也成为了品牌旗下继E-Pro之后的第二款车型。据悉,奔奔E-Star将于4月份正式上市,目前官方已公布新车将会推出预售价为7.28万元的LEVEL 1(低配版)与暂未公布价格的LEVEL 2(高配版)两款车型,两者的差异主要在配置方面,动力系统与续航能力完全一致。

奔奔E-Star:活泼感明显的家族化设计

与外观造型同出一辙的是车内绿色元素的点缀,银色装饰面板与绿色闭环装饰条的搭配,极其符合年轻化的设计理念。同时,颜色的选择也不落入俗套,很有新鲜感。不仅如此,奔奔E-Star这整套内饰的重点,莫过于中控台上的双10.25英寸的一体式联屏设计,并且在系统内设置了一系列与“电动化”相关的功能。

奔奔E-Star:一体式联屏成内饰重点

由于微型车的定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奔奔E-Star在内部储物空间上的设计,因此车内收纳空间并不算多且尺寸也较小。不过,车内空间的细节设计还是存在不少亮点,比如高度合理的前排中央通道以及同级别少见的后排座椅拆分放倒方式,都展现了这辆“小车”与众不同的空间实用性。

●座椅展示

●乘坐空间展示

●储物空间展示

●行李厢展示

奔奔E-Star:后排座椅支持拆分放倒

奔奔E-Star的动力系统采用了OBC+DCDC+PDU与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减速器双三合一集成一体化技术,相较于非集成式设计重量可降低约38%,效率整体提升约3.8%,因此有效降低了奔奔E-Star的能耗。而电机方面,奔奔E-Star则搭载了奔奔EV360身上的那台最大功率55kW(75Ps),峰值扭矩170Nm的永磁同步电机,官方0-50km/h加速成绩为4.7s。与之相匹配的传动系统,为市面上使用度最为广泛的单速变速箱,也就是固定齿比变速箱。在动力电池方面,奔奔E-Star装配了一块容量为32.2kWh的三元锂电池,NEDC工况下车辆可提供301km的续航里程。而充电时间方面,使用直流快充,电量由30%到80%最快仅需30min,而使用交流慢充,从0到80%最快需要8.35h,从0%到100%则最快需要11.5h。

当车辆行驶了124.8km之后,表显平均电耗为12.2kWh/100km。由于三元锂电池的电池能量为32.2kWh,所以推算出实际续航里程约为264km。随后我们驶入充电桩进行充电(充电桩为特来电),当车辆完成充电后,表显续航里程为310km。整个充电过程经过了51min,与系统提示的52min充电时间相差无几,最终充电度数为15.04度电,平均支出为0.153元/km。

当我拿到这台奔奔E-Star的试驾车之后,就开始寻找电动车专属的能量回收系统如何设置。然而无论我如何寻踪觅迹,都没能找到它的踪影。可就当我将挡位切换到S挡之后,我发现随着电门灵敏度变高的同时,松开电门踏板时的车辆制动效果也开始变得轻微。原来踏破铁鞋无觅处的这套能量回收系统,还是个隐藏技能。

因此,我的关注点就被转移到了这个技能上,配合中控系统的“长里程设置”,相当于我们在这辆奔奔E-Star上可以体验到三级能量回收系统,即长里程设置的D挡、常规D挡以及S挡,其中只有长里程设置的D挡状态下,车辆才会产生明显的拖拽感,与此同时,此模式下的车辆也被限制了70km/h的时速上限,适用于车辆电量紧缺的状态下。而常规D挡以及S挡的动能回收效果差别较为微弱,区别仅在车辆滑行阶段,常规D挡会有较为明显的制动效果,而S挡则较为轻微。

至于如何辨别车辆处于何种能量回收系统状态,有个最简单的方式,即车辆仪表盘挡位标识右侧的“B-”符号,当车辆开启长里程设置,“B-”符号即会消失,如果我们从长里程设置的D挡直接切换至S挡,那么动能回收会直接跳至最弱,同时仪表盘出现“B-”符号。也就是说,长里程设置对S挡无效。

由D挡切换至S挡时,相比动能回收效果的微弱差异,动力输出效率的变化则要更加明显。动力表现向来都是电动车型的优势所在,尤其是在单速变速箱的帮助之下,保证了整个加速过的充沛且线性,即使在D挡之下,车辆的提速感也十分明显。而在较轻的整备质量(1180kg)这一先决条件之下,切换至S挡而引发的动力输出变化更是显而易见,尤其是在低速行驶时,整套动力系统的爆发力更强且效率更高。

其实从奔奔E-Star为座椅与悬浮式中央通道的高度设定就能看得出来,它的目标群体将会重点放到女性车主上,而转向的标定风格同样也验证了这一点,较轻的转向力度以及略有旷量的转向,都明显更适宜女性车主或是驾驶新手。至于NVH方面,低速行驶时纯电动车型的静谧优势十分明显,但随着车速增高,传至车内的风噪、路噪也愈发明显。

悬挂的调校风格明显偏向舒适性,在经过水泥板铺装路和沥青混凝土表面时,奔奔E-Star能很好地处理细碎颠簸,但遇时到较大幅度的沟坎或减速带时,避震器的动作速度会显得有些跟不上节奏,因此后排乘客对颠簸的感知度会略高一些。

编辑点评:

由于普及新能源车型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出行问题,因此微型电动车这类“占号出行利器”在路上的出镜率也越来越高,消费市场似乎也在有“向下反哺”的趋势。或许正因为如此,长安新能源品牌也开始专注于新能源市场,并相继推出两款纯电动“小车”。反观奔奔E-Star,相信很多人在看到它时,都会联想到它的对手欧拉R1,两者在定位、造型以及续航能力上都形成了最直接的竞争。相比之下,奔奔E-Star在内饰科技感与装载能力灵活性上的优势更加明显。不过,考虑到欧拉R1不足7万元的起始售价,预售价为7.28万元的低配版奔奔E-Star,能否在最终公布定价时为消费者打通最后一步的决定性力量,还需我们拭目以待。

厂商指导价-
品牌长安新能源
级别微型车
发动机0.0 0kW
动力类型纯电动
综合最大功率(kW)55
综合最大扭矩(Nm)170
变速箱1挡固定齿轮比
长×宽×高(mm)3770×1650×1570
车身结构5门 5座 两厢轿车
上市年份
最高车速(km/h)-
0-100加速时间(s)-
工信部油耗(L/100km)-
保修政策3年或12万公里
车身参数:2020款奔奔E-Star
LEVEL 2
发动机:2020款奔奔E-Star
LEVEL 2
发动机型号-
排量(L)0.0
排量(mL)-
进气形式
气缸排列形式-
汽缸数-
每缸气门数(个)-
压缩比-
配气机构-
缸径(mm)-
行程(mm)-
缸盖材质-
缸体材质-
最大马力(Ps)-
最大功率(kW/rpm)-/-
最大扭矩(Nm/rpm)-/-
燃料-
燃油标号-
供油方式-
环保标准-
发动机自动启/停-
变速箱:2020款奔奔E-Star
LEVEL 2
底盘转向:2020款奔奔E-Star
LEVEL 2
车轮制动:2020款奔奔E-Star
LEVEL 2
安全配置:2020款奔奔E-Star
LEVEL 2
操控配置:2020款奔奔E-Star
LEVEL 2
外部配置:2020款奔奔E-Star
LEVEL 2
内部配置:2020款奔奔E-Star
LEVEL 2
皮质方向盘-
方向盘上下调节
方向盘前后调节-
多功能方向盘
方向盘电动调节-
方向盘记忆-
方向盘加热-
换挡拨片-
前泊车雷达-
后泊车雷达
倒车视频影像
全景摄像头-
自动泊车入位-
定速巡航-
自适应巡航-
无钥匙进入系统-
无钥匙启动系统-
全液晶仪表盘
行车电脑显示屏
HUD抬头数字显示-
220V/230V电源-
行车记录仪-
无线充电-
座椅配置:2020款奔奔E-Star
LEVEL 2
多媒体配置:
灯光配置:
玻璃/后视镜:
空调/冰箱:
其他:
电动机:
电动机类型永磁同步电机
电动机最大功率(kW)55
电动机最大扭矩(Nm)170
前电动机最大功率(kW)55
前电动机最大扭矩(Nm)170
后电动机最大功率(kW)-
后电动机最大扭矩(Nm)-
电池:2020款奔奔E-Star
LEVEL 2
充电:2020款奔奔E-Star
LEVEL 2
普通充满电时间8.35h
快速充满电时间-
快充至80%电量时间30min
换电站-
发电机:2020款奔奔E-Star
LEVEL 2
充电燃油发动机排量(mL)-
进气形式
气缸排列形式-
汽缸数(个)-
最大功率(kW/rpm)-/-
最大扭矩(Nm/rpm)-/-
燃料-
燃油标号-
供油方式-
环保标准-
奔奔E-Star:试驾车型配置

图说天下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