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值很重要,尤其是“一切为了发烧友”已经不流行的时候。纵观Pixel 2系列,整体硬件配置也中规中矩、ID设计不算成功、主打的黑科技不足够吸引人,能拿得出手的似乎只有一个强大的相机功能和凭借自己“亲儿子”身份所获得的原生安卓同步更新。
不过仅凭最后这两点,Pixel 2系列似乎只是前代Pixel一代的简单优化升级版,想要对标竞争对手的旗舰机型,没有任何被看好的理由。
2015年的设计和造型加上2018年的系统 ,可以算是对此次Pixel 2系列最好的概括。
所以,尽管总体来说实力较强,首发的销售情况也不错,但将其称之为“最好的安卓机”,似乎有点把它捧得太高了,至少现在三星的旗舰机型要比Pixel 2更成熟。将伟大这个词送给谷歌无可厚非,但的确不包括其在硬件方面的能力。
AI需要够硬的载体,而谷歌仍然欠缺
尽管,谷歌在智能机领域是一如既往的羸弱,但不得不承认由于多年的发展和竞争,如今的移动终端、特别是智能手机的高度同质化是行业现状。
根据互联网女皇玛丽·梅克尔的报告,全球智能手机增长已经明显放缓,去年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只增长了3%,而之前的一年为10%。面对这样的整体市场环境,谷歌选择从 Mobile First转向 AI First是必然之举。
长久以来“只软不硬”的情况,让谷歌无论是在硬件产品设计本身、还是供应链的整合与把控方面与苹果、三星都不是一个层级的对手。想要短时间内单纯在硬件领域赶上对手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通过发力AI实现自己软硬一体化“最先触达用户”的目标是明智之选。
目前的谷歌在云服务和大数据领域相比苹果、三星有着不小的优势。十月四日的秋季发布会上,谷歌CEO Sundar Pichai再次强调了AI 优先。同时,谷歌还为此创建了一套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的系统——AutoML。
从2010年收购Metaweb开始,谷歌就不断收购AI技术的团队和公司。软件生态层面的优势毋庸置疑,但是再强大的技术,最终都需要与之匹配的硬件作为载体,才能掌控用户全维度数据的“入口”。
如今,做AI要软硬结合已经是整个行业的共识。百度CEO李彦宏也曾表示,“互联网时代,我们都更关心软件,但是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必须知道软件和硬件结合处,会有哪些创新。”很明显的成功案例,就是Amazon Echo现阶段取得的成功。
谷歌在智能音箱方面始终处于尾随着的位置,Google Home市场占有率平平,远远不及亚马逊Echo的影响力。在谷歌这次发布的“全家桶”里,除去Pixel 2 ,无论是两款新的音箱产品还是笔记本、VR眼镜、耳机、小相机等一系列智能硬件,看似都与AI息息相关,但这些特性却又都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受制于目前AI应用发展的限制,这些智能硬件能做的并不多,也缺乏良好的应用场景。或者说看上去更像一个个半成品,未来或许会很强大,但现在还不成气候。
AI Firs的谷歌终会软硬通吃,但要等几年
综合分析用户需求和AI应用场景的现状,尽管谷歌在不断强化硬件的研发和生产能力,但从目前来看,其在硬件领域依旧捉襟见肘,离真正“硬”起来仍然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