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省晋江市,晋江第二实验小学的学生苏子尧,只是六年级小学生,就能动手发明一款“防疫神器”,一种校园新冠病毒防疫下的防控提醒装置。该装置已经制作成模型,向国家知识产权局递交实用新型专利登记申请,并得到了专利申请受理。
笔者幼小的心灵又一次遭受打击,相比而言,我弱爆了。作为一名成年人,都没能想出这样的装置发明,更不用说在六年级的时候。估计那时的我,还跟同学在操场上互相追逐,或者在田地里捉泥鳅呢。至于电脑,当时也只会玩红色警戒,比起苏子尧同学,真心差多了!
苏子尧从小喜欢搭建乐高模型,是个十足的科技迷,而且在三年级的时候,就开始学习机器人编程课程。当然如果仅仅是兴趣,那还不足以让人惊讶,虽然他年纪小,但近年来却在各项科研比赛中获奖无数。
“学校明确规定,在校期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应尽量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尽量不要聚集在一起,特别是在排队领物品、餐食等情况下更应该注意。”
苏子尧这次发明“校园防疫神器”的想法,来源于近期的校园疫情防控。虽然返校复学后,学校有进行充分的疫情防控宣传,但他发现还是有很多同学,在排队的时候经常忘记保持安全距离。而且,他又想到那些一二年级的学生,甚至是幼儿园学生,根本就没有1米距离的概念。
于是,他萌发设计一款装置的想法,只需佩戴在腰间,当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超过一米及自身体温超过37.2℃时,便会发出嘀嘀的警报声。
说做就做,苏子尧丝毫没有犹豫,立即联系了机器人名教练吴伟达老师,以及国家级机器人裁判员唐向阳老师,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在线上进行探讨。在两位老师的指导下,苏子尧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失败,终于设计制作成功了。
而且该装置还配有蓝色液晶显示屏,能够实时监测佩戴者的温度并显示出来,有效降低老师的防控工作量——无需测量,就可以及时得知学生的体温,还能避免测温时的聚集隐患。
除了这个“防疫神器”,苏子尧还利用废弃纸皮和塑料扣,制作了“防感染纸巾挂盒”,外面写有“持纸巾按键,避免与按键接触,预防交叉感染”的提示语。让电梯用户使用里面的纸巾按键,从而避免因接触电梯按键,而有病毒交叉感染的风险。
而这一挂盒,被苏子尧所居住的小区各单元电梯推广使用。
跟笔者一样深受打击的网友一抓一大把,个个都不禁在“自黑”或者赞扬苏子尧小同学,毕竟他替小学生扳回了一局,证明小学生的创造力根本不输其他人。
然而,网络上也出现诸如此类的极端评论,十足“柠檬精”的体现:
“距离传感器加个体温计也叫发明?只能算父母老师带孩子做手工,还做得那么复杂……”
“我与专利擦肩而过,没想到这个也算发明啊真是可惜了。”
“不就是一个升级版的雷达,我以为有多科技。”
“我国的专利质量不高。”
其实在笔者看来,发明就是将已知的科技,应用到尚未使用该科技的领域,本身就是一种发明和创造。而且,一个伟大的发明往往是一些很简单的原理,可你就是想不到!
更何况,一个六年级学生,就能不断尝试利用科技去解决问题,这本身就很值得赞扬。不得不说,小家伙前途不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