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上,项立刚是一个
2019年12月初,李洪元事件将华为推上风口浪尖。在舆论场中,项立刚显得尤为活跃,先后在微博上发布十余条关于此事的评论,认为李洪元“被人利用”。如此一来,不少网友开始在评论里攻击项立刚,项立刚则回击称,“评论完马上取关的,一经发现,立马删除拉黑”。
这样的项立刚,与几个月前,他在广州面对ZAKER新闻的镜头,平和地讲述自己故事时的形象天差地别。
项立刚的微博名是“飞象网项立刚”,此前他创办了飞象网,一个“通信人每天必上的网站”。在他的微博认证中,则写着“5G时代超话主持人”。今年5月,他撰写的《5G时代》一书面世,
除此之外,项立刚还是家居环境智能检测硬件“720环境宝”的创始人。在众多“斜杠”中,他最认可的还是
演讲中的项立刚
这是在微博上项立刚最常说的一句话之一,很难想象这出自一个“观察家”之口。
在和网友争论时,他总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例如看不上搞文科的,为联想“喊冤”,说一万个韩寒比不上一个任正非,情绪激动时,会屡屡用“猪脑子”这样词语攻击对方。
其实很长一段时间,项立刚在网上也是一个理性、平和的人,但在2011年,他的脾气被一些网友彻底激怒了。
项立刚回忆,那一年,部分经济学家和媒体对中国高铁建设进行了舆论围剿,并得到了大量网民的支持。作为高铁的坚决支持者,项立刚在网络上遭到了围攻和霸凌,包括辱骂他的父母和孩子。因此,他不相信和网民是可以讲理的,大部分网民猪,这是他这段时间经常的口头语。在网络上出现冲突时,他不会和网民讲道理,他会用激烈的语言甚至用痛骂来回击。
如今的项立刚对自己在网上“飞扬跋扈”并不避讳,他认为用吵架的方式并不是想解决问题,只是想传达一种情绪,而线上并不是一个能有耐心互相平等交流的场景。
他根本没想过能在网上解决问题,也没想过说服网友,“
如今56岁的项立刚依然在创业,不甘平凡的他在工作上横跨媒体、互联网、通信三大领域,虽未成就一番伟业,但也总算是出人头地。在创业生涯中的起起伏伏,让他不再在乎外界的评价。他表示,自己骨子里有着安徽人的固执,只要认定一个目标,不管漫天毁誉加身,都会坚持走下去。
项立刚5G主题演讲现场
2019年是5G元年,项立刚一整年都在不遗余力地向各行各业、普罗大众普及着5G的美好。这一年项立刚关于5G的线下讲座和分享超过了70场,他的讲座常常座无虚席,引发关注。一个整天在网上吵架的人,
对5G的透彻研究也让他常常成为像华为、三大运营商这些通信业巨头的座上宾,
许多关于5G的社会热点话题,项立刚总是乐于向外界分享自己的观点。例如,近期“5G网络建设导致4G降速”这一论调在网上引发热议,项立刚表示“因为建设5G所以把4G限速是一个非常愚蠢的想法”,他指出,其实4G变慢在没有开始建设5G的地区也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变慢的原因在于4G用户变得越来越多,用户流量增长和网络支撑能力提升不匹配,导致网络越来越拥堵。
他认为,
站在项立刚的人生起点,没人能想到他此后会成为“5G专家”,包括他自己。
项立刚1963年出生于安徽芜湖,小城的业余生活并不丰富,中学时期最大的爱好就是看小说。恰逢改革开放,伤痕文学、改革文学他无一不看,他把能借到的小说都翻烂了。
那是个人人都热爱文学、诗歌、音乐的理想主义年代,作家受到尊崇。尽管摩托罗拉早在1973年已为全世界带来了第一部手机,
项立刚也有一个文学梦,他梦想着自己有朝一日能成为作家,用文字影响着一个个如自己这般境遇的青年,成为他们的偶像。
所有平凡的少年都会有一个成为偶像的梦。项立刚长相平平,在重点中学里成绩也不突出,看起来似乎是人群里最不起眼的一个。尤其是身材矮小这一点,是他“不得不面对的缺陷”, 不过这也培养了他“非常坚强的一面”,后来大学时期的项立刚追了20多个女生,屡屡被拒,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伴侣。
美梦易醒,琉璃易碎。项立刚的梦想遭遇到了现实的当头棒喝,高考那一年,他只考上了一个大专,还因为数学不及格,只被一所中专学校录取,只能被迫学起了自己并不喜欢的会计专业。
青年时代的项立刚
毕业后项立刚当起了会计,因为业务水平过硬很快就做到了主管会计的位置。
为了让自己没有退路,项立刚高调地向朋友宣布要考到北京去,“首先考虑北师大,因为它的文学研究特别厉害,第二个是北大,第三就是人大”。随后项立刚在家里挂了一个写着“聊天不能超过十分钟”的条幅,日夜苦读,即便如此他还是考了两年才考上。
那两年里,项立刚在冬天基本没脱过衣服睡觉,“安徽冬天还是挺冷的,我就只能坐到被窝里看书,被窝里看书也比较暖和,不知道几点就睡着了,我只要醒过来我就继续看书。”
完成学业的项立刚,在面对读博士深造的机会时,却开始怀疑自己的人生选择。他向导师发出了自己的“世纪之问”:自己研究文艺学,究竟有谁会看?
导师告诉他,
彼时,移动通信的种子早已在中国种下。1987年,中国拥有了第一个手机用户,名叫徐峰,如今已是广东中海集团董事长。同年,任正非在深圳成立了华为。1993年,中国第一个GSM网在浙江嘉兴开通,迈入2G时代。
项立刚回忆,那个时候中国集邮特别火,邮票市场人如潮涌,很多人都拿一箱的钱到邮票市场去买邮票。而科技通信的发展仍在襁褓之中,房地产市场尚未崛起,新中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刚刚开业没几年,人们手上的钱需要一个出口。
“我当时做集邮图书,后来我觉得集邮在社会运作过程中间是个边缘,然后我们做集邮图书还不是集邮,
和当年想成为文学偶像一样,项立刚渴望站在舞台中央。
1996年,他拿出所有积蓄,买了一台联想586电脑,“只是觉得这是未来的机会,至于这台电脑能干什么,我不知道”, 他的人生筹码就这样押注在了新兴的个人计算机领域。
此后一年里,项立刚仿佛对电脑着了魔,每天把系统卸载了重装,重装后又卸载,不断研究市面上的各种软件,还学会了五笔打字,经常独自在房间里弄到凌晨三四点,以至于她妻子都曾笑称后悔让他买了电脑。
就这样,折腾了一年的项立刚开始撰写大量关于IT和互联网行业的研究文章,还获得了《北京青年报》授予的“
不久之后,他又推动创办了一份名为《学电脑》的杂志。此时的他,已经站在了通信行业的大门口。
成为通信观察家后,项立刚常常出席活动和业内交流
在通信行业里浮浮沉沉20年,项立刚最深的感受是
“通信行业有个好处是什么?不断的在变化,不断地出现新东西,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新的开始”,“行业在变化,我自己也早就被这个行业改造了”。
似乎是冥冥之中的巧合,项立刚的人生也是一个不断变化,推翻重来的过程。
在《5G时代》一书中,项立刚将 5G 的特点总结为高速度、泛在网、低功耗、低时延、万物互联、重构安全等6个方面,并认为
从2G到5G,提前抓住每一次通信技术的变革关口,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项立刚。
进入21世纪, 2G在中国开始爆发时,项立刚拿着人民邮电出版社280万元的投资,开办了《通信世界》杂志,几年后便成为了通信行业中最有影响力的媒体和现金奶牛。
2007年,他看到了移动互联网的巨大机会,尤其是纸媒的衰落和新媒体的崛起,随即创办了“飞象网”,
后来,他在飞象网的基础上创立了飞象科技和720健康,将业务范围扩大到了智能硬件和健康领域。
项立刚和他做的硬件产品“720环境宝”
“做比说更重要,要多做实事”也成为了项立刚的人生态度。
从靠嘴说的观察家到俯身做实事其实并不容易,“
他也常常提醒媒体:作为记者,你们去点评任何企业说他们怎么做不好,但你去做就知道了。
因此,项立刚在网上总是对一些看不惯的言论恶语相向,也常常为华为这样的企业辩护。他表示,
余承东在网上常常吹牛被网友们嘲讽为“余大嘴”,项立刚却是赞赏有加,认为对方
项立刚回忆,最初余承东接管手机业务时,也曾在活动结束后拉着项立刚请教。对于余承东“大嘴”的举动,项立刚则认为,
他和余承东是安徽同乡,都有一种背水一战的勇气。
项立刚和余承东
项立刚早年曾在一条微博中称,一万个韩寒顶不上半个任正非,引发轩然大波。后来项立刚列出了任正非所体现的“实干”、“奋斗”等多种文化,并对年轻人谆谆教诲:“百年以来,我们中国人说得多,做得少;批评得多,建设的少;指责别人的多,自己力行的少。希望有些年轻人能看懂这样的文字,悟通这样的感觉,
项立刚的著作《5G时代》
5G时代已经到来。项立刚透露,自己正在写一本叫
“举个例子,移动支付3G能不能做?能做,甚至2G都能做。但是为什么2G、3G的时候移动支付没有爆发呢?还是体验不够好。比如说我们现在用4G看抖音,但是体验不够好,拍得不够清楚,像素低,包括微信视频也经常卡。但是到了5G,这里面就会带来很多革命性的变化,我其实更多的从这些角度来去看5G的机会”。
讲座间隙的项立刚
项立刚希望能让更多的人参与到5G的机会和可能性中来,这是他对这个时代的善意和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