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国家、省通知要求,结合济南疫情防控实际情况,经市委、市政府同意,市委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指挥部出台了《关于保障企业稳岗稳产和外来留济人员就地过年的十二条措施》,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发放外地员工专项补贴。春节期间(2月11日—17日),我市企业安排外地员工留济过年的,按每人500元标准给予员工专项补贴。
安排留济外地员工在岗工作的,在给予专项补贴的基础上,按每人每天100元标准给予员工加班补贴。
二是提供节日生活保障。为了鼓励和支持外地留济人员就地过年,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将于2月11日—2月28日集中发放1000万元“文旅惠民消费券”。
组织525家签约文旅企业为市民和外地留济人员推出景区门票、电影票、滑雪票和购书最高五折优惠,同时参与文旅惠民销售活动的文创企业、非遗企业等也将组织推出各类新春产品折扣销售。
三是开展慰问活动。开展“迎新春送温暖"十送十留"服务行动等活动,为农民工发放御寒、劳保和卫生防疫等“温暖健康大礼包"。
一是开展“"送温暖留心"活动。向农民工发出《济南市春节至农民工的一封信》《济南市2021年春节留岗留工倡议书》;组织开展“情系农民工"系列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关爱农民工的浓厚氛围。
二是开展“送慰问留福"活动。组织开展为农民工朋友写春联送祝福等活动,主动走访农民工相对集中的行业企业,慰问坚守岗位、留守过节的外来务工人员,送上新春的祝福。
三是开展“送政策留岗"活动。对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和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按规定给予就业创业服务补助;鼓励支持企业利用春节假期结合需要灵活安排职工在岗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对符合条件的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及时对符合条件人员兑现失业保险和失业补助待遇。
四是开展“送岗位留工"活动。建立"泉城春暖"送岗留工对接服务专区,组织开展24小时不打样的线上招聘活动,提供不间断的线上供求匹配服务。加大岗位信息、网上招聘等服务供给,促进其留济就业。根据疫情防控和企业用工需要,组织开展灵活多样的线下招聘活动。
五是开展“送培训留职"活动。鼓励在济南行政区域内所有注册企业的内设培训机构,结合主营业务灵活组织本企业职工开展各类培训,对取得相应证书的,按规定落实500 - 2000元/人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引导企业不裁员、少裁员。
支持参保企业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并开展以工代训,按月给予生产经营主体补贴,最长不超过6个月,补贴标准500元/人月。
六是开展“送待遇留人"活动。全面落实失业保险政策规定,开展“失业保险服务畅通领、安全办"活动,通过线下线上相结合,及时对符合条件的人员兑现失业保险待遇。
七是开展“送礼包留守"活动。积极倡导企业结合生产经营实际发放留岗红包、过年礼包,吸引职工就地过年,在企业休假,鼓励制定错峰放假和调休计划,以岗留工,以薪留工。
八是开展“送保障留居”活动。贯彻落实《关于明确政府集中建设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将外来务工人员纳入了我市住房保障范围,进一步降低外来务工人员住房保障门槛。
九是开展“送维权留暖"活动。通过多种渠道向社会公布维权电话,保证举报投诉渠道畅通。
采取联合接访机制,为留岗留工人员提供一站式举报投诉受理服务,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
十是开展“送关爱留情"活动。倡导用工单位向留岗员工远在家乡的亲属拜年,及时疏解疏导异地暂遇困难人员,做好相关服务保障。
通过开展上述十项活动,确保实现稳岗留工和疫情防控"双胜利"。
四是做好社会救助。为确保留济过年无法返乡的外地人员基本生活,市民政局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作用,积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加大临时救助力度。对受疫情影响无法返乡、生活困难的农民工,由务工地或经常居住地发放一次性临时救助金2000元;对遭遇突发事件的困难家庭或个人,按照1000元以下的标准实行24小时内先行救助;对遭遇重大生活困难的,给予10000元以下的临时救助;对遭遇特殊生活困难通过临时救助无法解决的采取“一事一议"方式适当提高救助额度进行救助。
同时,进一步优化社会救助办理流程,缩短办理时限,对申请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的外地在济困难群众,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社会救助保障范围,足额发放低保、特困供养等救助资金。
二是积极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持续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加强与公安、城管、卫健等部门的协作配合,依托全市6400余名救助联络员,对地下通道、待拆迁房、桥梁涵洞等市区重点地域进行全天候巡查,173处流浪乞讨人员临时救助点实行开放24小时,配备足量棉衣、棉被和食品等救助物资,确保春节留济临时遇困人员救助及时到位。
三是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心理疏导。目前,我们已经组织25家社会服务机构的88名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开通服务专线,重点针对外地留济过年群众,开展心理疏导和情绪支持服务,帮助其纾解因无法回家过年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
同时,指导我市有关志愿服务组织,围绕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外来务工人员等群体,开展形式多样的走访慰问和情感关怀活动,帮助其排忧解难。
四是同步做好因家属不能返济的特殊群体巡访帮扶工作。在做好留济人员服务工作的同时,我们也将同步做好因子女或父母不能返济的特殊老年人、儿童的关爱服务工作。
按照“就近就便、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原则,会同有关部门,指导村居组织社区工作者、网格员等,采取电话联系、上门探访等方式,逐户查看留守、独居老年人住房取暖、物资储备和疫情防控情况,帮助解决生活困难;及时发放经济困难老年人补贴,对子女无法返乡的经济困难老年人进行巡访探视,落实照料服务,做到妥善照顾。
组织镇街儿童督导员、村居儿童主任帮扶关爱父母无法回家留守儿童,帮助其通过视频、电话等方式与父母加强联系;对暂时无人照顾或无人监护的儿童,由村居委会或民政部门承担临时照护责任。
五、做好健康服务保障。2月14日—21日(正月初三至初十),济南市各级公立医疗机构免收留济过年外来人员门诊、急诊诊查费。外地参保人在济住院、门诊产生的医疗费用,实行异地联网直接结算。省内异地参保人员在药店可使用个人账户刷卡购药。
六是丰富节日文体生活。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鼓励全市77家A级景区、45家省市县三级公共文化场馆、26家“泉城书房"以及滑雪场、滑冰场、健身俱乐部等经营性体育健身场所正常开放。2月11日至28日,发放1000万元"文旅惠民消费券”。
主要内容包括:
1、推出一批特价景区门票。千佛山、九顶塔、九如山、大石崮森林公园等景区实行门票最高5折优惠。
2、举办惠民观影活动。鲁信、新世纪、百丽宫、幸福蓝海等各大合作院线,推出贺岁电影5折购票优惠。
3、推出“冰雪惠民季”。14岁以下青少年可以在“贴票票”平台领取金象山、九顶塔、卧虎山、莱芜雪野、园博园、世纪园等滑雪场的免费滑雪票,陪同人员可以购买特价滑雪票。
4、推出新春购书优惠活动。山东新华书店集团济南分公司各门店、小海豚、汇乐读等活动签约书店,现场购书5折优惠。
5、在“贴票票”平台上发布的各类文创、图书、非遗传统工艺等产品在线购买,可享受5-7折不等的新春优惠。
济南市民和外地留济人员可通过【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公众号,点击左下角【粉丝福利】,进入【优惠购票】,即可享受贴票票平台的购票优惠。
七是加强外地职工技能培训。春节期间,鼓励企业利用线上平台组织外地留济员工,开展岗前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对经培训取得初、中、高级相关证书的,分别给予1000元、1500元、2000元培训补贴。
八是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引导企业遵守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的法律规定,按规定支付职工加班工资或安排补休。市属国有企业因支付职工节日加班费、发放节日补贴、增加职工待遇等对企业工资总额带来较大影响的,影响额可作为2021年度一次性工资核增。
九是关爱留校师生生活。严格执行校园疫情防控管理措施,科学合理安排留校学生的学习生活、应急处置以及食堂保供稳价、住宿保障等工作,做好对留校师生的关心关爱和安全管理。
十是强化生产要素保障。全力保障企业水、电、煤、油、气、通信、运输等生产要素的稳定供应。畅通绿色通道,优先保障企业原材料、货物等运输,节日期间欠费不停电。
十一是做好疫情防控物资保障。畅通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上下游供应链,对我市重点防疫物资保供企业,根据规模给予5—10万元的稳岗补贴奖励。
十二是做好服务企业工作。畅通济企通服务平台受理渠道,推动解决企业在疫情防控、人流、物流、产业链、供应链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区县政府、各有关部门(单位)要帮助企业用好用足惠企政策,保障企业正常生产和节后复工达产,加快重点项目有序推进。
为保证十二条措施的落实,市委、市政府要求各级各部门(单位)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根据职责分工迅速认领本部门责任事项,让措施真正惠及留济过年市民群众。
就地过年国家有倡议、防控有需要。今天,借这个机会,向大家再次发出倡议,希望广大市民群众,特别是在济工作的外地员工,今年春节选择留在济南。
济南市将全力保障好大家的工作、生活,让大家度过一个安心、安全的春节。
今日话题:你接收到济南♥的爱了吗?分享一下济南这座城市哪些方面最打动你心!
来源:天下泉城
摄影: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