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日常工作分配时
领导在日常分配工作时,基本不存在歧视链。毕竟大家都知道,个人能力跟编制属性,关系并不是很大。公务员里也有二傻子,合同工也一样有优秀的。
他们考虑得更多的是“如何让工作不受人员流动影响”,会更多考虑公务员和事业编,毕竟这些人一干就是许多年。
领导不但不会因为事业编就弃用、少用,反而会因为某些事业编的同志,非常能力、非常好用,愈发凶猛地压榨,而不去考虑人家付出了这么多,会得到些什么。
至于借调干部和临时工,因为没有编制、军心不稳,随时会走,为了工作的连续性,通常不会承担重要工作的核心角色。
02
加班或者值班时
值班、加班这种额外工作量,领导更希望收入更高、待遇更好的公务员顶上。
这样排班,既理所当然,又有助于缓和矛盾。
当然,如果碰上公务员同事数量严重不够、少数几个还既油滑又推诿,那同一办公室的事业编制就算倒霉了,不得不承担超出他们本职的重任。
04
紧急突发情况、重要工作面前,
人手极度不够用时:
所谓工作“按身份分配”,那都是在日常时候、闲的时候,人手
一旦到忙炸了的时期,还管他是什么编制,只要是个人,还活着能喘气,就统统给我安排上!什么待遇身份不重要!
这时候领导处于焦头烂额的状态,你要是跑去跟领导计较你拿没拿车补、有没有编制,那就是单纯找骂了。
除了跟本单位公务员一起埋头干部加班,没别的法子。
结论:
在同一个办公室中,干得再差的公务员,也比兢兢业业的事业编,提拔升迁的可能性大。
毕竟,各级组织部的提拔任用干部程序,白纸黑字写着呢,第一条就是“具备公务员/参考公务员管理单位身份”。
不符合这一条,再敬业再完美,也是白搭。
事业编制的同志们,也别苦恼气馁了,从考上单位的那天起,就得接受这个现实,看清自己事业前方的三条路——
要么,努力再考再战,考上公务员;
要么,从编制所在的事业单位提拔晋升,通道极窄、可能性较低。
至于借调干部和合同工?编制不在本单位,压根连游戏的入场券都没有。付出再多,也只能场外围观。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或推荐给朋友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玉溪中公教育凤凰学习中心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