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每日邮报》2月16日报道,英国越来越多的订婚夫妇不再送奢华的结婚礼物,而选择所谓的社交礼物。

这些夫妇,通常在30岁出头,没有使用要求宾客送昂贵的家居用品。相反,他们会要求参加婚礼的宾客做一些善意的小事,比如捡垃圾,在当地慈善机构做志愿者,或者帮助年老的邻居买杂货。

近年来,这个概念在订婚夫妇和他们的客人中越来越流行。该网站称:“社交承诺不需要花费一分钱,婚礼宾客可以将自己的时间献给这对幸福的夫妇。”
但是,这个善意的概念真的能成为给那些甚至可能不履行诺言的廉价客人的终极礼物吗?新婚夫妇将不得不依靠朋友和家人的诚信来实施这些行为。

33岁的丹尼尔洛克伍德(Daniel Lockwood)和32岁的凯蒂达西(Katy Darcy)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解释了他们在8月婚礼前选择社交礼物而不是传统礼物的原因。
凯蒂说:“我们决定请大家多考虑一下。其中一件事是尽量减少食物浪费,一件是邀请一位年长的邻居,这让我感动哭了。”

Prezola的首席执行官多姆·比文(Dom Beavon)告诉《泰晤士报》,该网站开始提供社交礼品,以回应有社交意识的年轻夫妇的要求。
然而在中国随份子的习俗自古就有,原本随份子更多是一种凑份子的概念,是一种原始的互济互助的形式,帮助亲戚邻里度过盖房、娶妻等金钱上的难关。

到了现代社会,大多数家庭已经不需要到处凑钱完成这些事情,份子钱更多的变成了一场讲面子讲排场的比赛。原本一篮鸡蛋一双枕头就能表达情谊的事情,现在动辄上千上万,人情礼也成为现代家庭中越来越重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