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丨张静
责编丨陆慧
头条大事件
塑料吸管年底禁用:从今年9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将施行。未遵守国家有关禁止、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制品规定的,将处以一万至十万元的罚款。在政策强制规定和部分企业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限塑的行动中。据了解,塑料吸管的成本平均一支为0.03元左右,纸吸管在0.1元左右。纸吸管不仅更贵,并且使用体验也有待优化。不过,一些业内人士和专家也表示,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突破创新,塑料吸管的环保替代并非难事。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表示,塑料吸管可用可降解的生物塑料替代,也可以用纸或竹子、植物秸秆、玻璃、金属等可循环使用的制品替代。
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塑料制品累计产量8184万吨,其中塑料吸管近30000吨,约合460亿根,人均使用量超过30根,业内专家表示,塑料吸管的使用时间只有几分钟,但降解的时间可能长达500年,回收利用难度大。
今日新动态
1、长租公寓平台逼迫业主降价惹争议:受疫情影响,北京房屋租赁市场交易冷淡、租金下滑,近期,不少业主收到自如等长租公寓平台的降价要求,下降幅度在数百元到上千元不等。家住北京的自如业主张先生表示,其被告知如果不降价自如就会单方面解约,业主还需赔偿自如改造房子所支付的装修费用。关于合同上的装修费用条款,大部分受访业主均表示,没有格外留意。张先生坦言:“签约的时候,没有注意到装修费用赔偿的条款。”对此,有律师表示,签合同时不看清楚是业主自身的责任。但也有律师表示,自如与业主签订的合同涉及霸王条款,显失公平,损害了业主的合法权益。
2、可视门铃是否侵犯隐私:日前,上海一户业主认为对门邻居安装的可视门铃侵犯了自己隐私,将其告上法庭。一审法院审理后支持了原告的诉请。对方表示不服,提起上诉。二审期间,一中院的法官特地前往实地查看,认为若在门铃外安装挡板,则并不妨害此案涉及的相邻权。据此,二审法院作出改判,撤销一审判决,驳回之前原告的诉讼请求。
聚焦热新闻
1、男子被高坠折叠刀直插后脑勺:近日,重庆男子在路过一小区附近时,被高空坠落的一把展开的折叠刀插进头部。据围观人群拍摄视频显示,男子自行走进救护车,之后被送往医院救治,事件有待相关部门调查。
2、失主抓小偷反赔6.6万:据云南盘龙区检察院消息,针对媒体“昆明一超市员工抓小偷致其轻微伤,被索赔6.6万,且被控非法拘禁”的报道,经昆明市公安局盘龙分局侦查查明:
3月29日“乐尔乐”超市员工苏某发现张某尊疑似在该超市盗窃,苏某便与其他员工将张某尊扣留在超市监控室一个多小时。在调查中,公安机关发现“乐尔乐”超市监控视频已被格式化删除,经公安机关恢复数据后监控视频显示,苏某、吴某天、叶某斌等人对张某尊进行殴打,致其全身多处软组织挫伤,经鉴定为轻微伤。此外,苏某等人让张某尊手持“我是小偷”字样纸张进行拍照,并以赔偿被盗损失为由,强迫张某尊通过微信支付将其账户内全部780元转入超市收银账户。
4月4日昆明市公安局盘龙分局以涉嫌非法拘禁罪对苏某等4人刑事拘留,4月15日以苏某等4人涉嫌非法拘禁罪向我院提请批准逮捕。经我院审查,4月17日以涉嫌非法拘禁罪对苏某批准逮捕,对其余3人不批准逮捕。4月22日昆明市公安局盘龙分局以犯罪嫌疑人苏某等3人涉嫌非法拘禁罪移送我院审查起诉。
张某尊被非法拘禁案移送审查起诉后,苏某辩护律师向我院提交了4月29日双方当事人自行达成的“谅解书”“和解协议”及6.6万元转账凭证。5月22日我院将案件退回补充侦查,6月22日昆明市公安局盘龙分局补充侦查完毕移送我院审查起诉。7月2日经我院羁押必要性审查决定对苏某变更强制措施为取保候审。期间,昆明市公安局盘龙分局依法对“乐尔乐”超市被盗窃案立案侦查,犯罪嫌疑人张某尊、郎某国已被刑事拘留。
目前,我院正依法对苏某等3人非法拘禁案进行审查,案件处理情况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上海法治声音
上海法治声音是一个政法人发声集结号。我们拥有一批熟识的政法条线工作者、基层干警、法官、检察官和法学教授。
从法治活动、大案要案,到市民关心的法治话题和民生信息,都可能写进我们给你的法治声音“集合帖”。
上海市委政法委、上海报业集团联合出品。聚焦法治热点,关注法治人群,传播法治精神。
来源|综合工人日报 新京报 央视财经 看看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