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内容

​北大女生​包丽​自杀​去世,鲍某明涉性侵:自律,是道德底线的警报

发布时间:2020-07-10   来源:  点击量:254 
字号:

作者:胡杨映月

一,本来平凡而伟大的爱情,成为了当下时代一种最奢侈无比的东西

在4月11日中午,北大女生包丽(化名)在医院去世……

这两天,“北大女生包丽”这几个字突然窜上了微博的热搜榜。作为一个情感作者的我,几乎是很少追热点的。然而,被“北大女生包丽”这几个字一遍一遍撞进眼里的感觉让我觉得如果不了解一下这件事情的话,第一似乎自己与社会脱节了,第二自己似乎跟人谈起话来一问三不知显得弱智。于是,打开微博,我看到了“红星新闻”对于“包丽去世”事件的前因后果。

说实话,看到这篇报道后,心情惴惴不安,因为心中奔腾着一万匹xx马,然而却又无处发泄,因为作为曾经的一个职业记者来说,我深知,现在的自己仅仅是一个自媒体——没有新闻采访权的个人自媒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是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和操守。

据红星新闻报道:12日中午,包丽妈妈说:“我孩子就是被逼死的,和牟某翰脱不了干系。”

二,爱情已经成为某些三观不正,不懂得自律的人一种变态工具

那么,这个“牟某翰”又是何许人呢?

据媒体报道的相关信息显示,“牟某翰”系北大自杀女孩包丽的男友。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2019年10月9日,包丽在北京市某宾馆服药自杀,送医救治期间被宣布“脑死亡”。

据媒体报道和包丽与其男友的相关聊天记录显示,在包丽自杀前,他的男友牟某翰曾向包丽提出过拍裸照、先怀孕再流产,然后做绝育手术等一系列要求。

显然,这样的要求对于任何一个女孩子都是一种不可思议的,也是不属于正常的思维要求,更谈不上是一种享受,而是一种折磨。所以,包丽妈妈认为,牟某翰对包丽的折磨,才是包丽自杀的主要原因。

对于包丽自杀事件,经媒体曝光后,引发了网友对于亲密关系的恋人间精神控制、PUA、字母圈等问题的聚焦关注和热烈讨论。

PUA,全称(Pick-up Artist)源于美国,字面为“搭讪艺术家”。然而,目前的PUA已经从简单的搭讪已经扩展到了整个两性交往流程:搭讪(初识)、吸引(互动)、建立联系,升级关系、直到通过对异性诱骗洗脑,欺骗异性感情,达到与异性发生性关系的目的。

无独有偶。近日,有“”南风窗”、“澎湃新闻”、“新京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原杰瑞副总裁鲍某明涉性侵案,而性侵对象则是他的“未成年养女”李星星。报道一出,与包丽自杀事件一样,立即引起了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

三,“不懂得自律,没有道德底线”成为了我们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前有鲍毓明涉性侵案,后有包丽自杀案,虽然两个案件互不关联,但是,从这两个案件的身上,我们或许可以看到一种内在的某种共性的东西——“道德的底线”已经荡然无存!也正是“道德底线的荡然无存”让我们看到了这样两宗看似毫无关联却有着本质上相同的案件。

并且,延伸我们的思维,不难发现,“三观不正,不懂得自律”才是出现这样的恶性事件的根源——假如我们对待爱情能够尊重一些,心存一份敬畏,不那么随随便便的让某些别有用心的人轻易“得手”,假如我们懂得自律,保持一些矜持,也不会有“包丽自杀去世”事件的发生。那个牟某翰,也就不会得手。当然,同样,丧失人性,没有道德的底线和做人的自律,才让牟某翰成为了今天的一种变态……

甚至,假如鲍某明做人还有一些良知,做事还有一些道德底线,懂得自律,也就不会成为涉性侵案的主角。

作为一个人,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做事情应该有一份道德底线的良知在心中,应该知道什么事情是可以做的,什么事情是不可以做的。而“懂得自律”自己的行为,才是一个人活着的最大的尊严!

自律,是道德底线的警报器!一个人一旦不懂得自律,便是拉响了安全警报器,不是被自己的疯狂毁灭,就是被法律制裁!


图说天下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