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恰好可以在这三天假日品尝美味的粽子、观赏精彩的龙舟比赛,还可以享受网购的便捷和乐趣。而关于屈原,我想大多数人都知道这个伟大的民族英雄和端午节的关系,小编在此就不赘述了,今天小编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屈原这位爱国者宏大的外交智慧。
长期以来屈原爱国者的形象深入人心,他感人的事迹也是妇孺皆知的,因此很多人也自然而然的把屈原紧紧的认为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和诗人,其实屈原还是一位伟大的战略家,他对于当时局势的分析可谓是鞭策入里,而楚国当时如果能够按照屈原的战略规划进行部署,联齐抗秦,那么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预言或许会早日实现。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屈原时期的战国局势,当时韩、魏、燕三国的国力已经是江河日下,灭亡只是时间问题,而赵国的势力因为赵旺的昏庸无能,罢黜贤良也受到了很大的削弱,六国中具备一定和秦国抗衡能力的只有楚国和齐国,而屈原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提出联齐抗秦这一极具战略眼光的外交策略,很多人认为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国富民强,且经过此前的兼并战争疆域得到了扩张,六国灭亡是不可避免的,事实上纵使秦国灭亡六国有着如上所述的客观因素,但这并不妨碍屈原发挥自己的外交智慧,如果屈原的正确战略得到了有效的实行,或许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延缓楚国灭亡的时间。
秦国能快速的灭亡楚国和秦国既有秦始皇的雄才大略和首相将是能征善战的因素,也有齐国和楚国两国当政者昏庸的因素,齐国由于和秦国没有直接接壤的边境,故而对其他六国被秦国攻击采取一种超然的态度,正如苏洵在《六国论》中所言: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苏洵可谓是一针见血的指出了齐国灭亡的最直接的原因。齐楚联盟的失败既有楚国的原因,也有齐国的原因。齐国末代君王暗弱,齐国宰相又收受秦国的重金贿赂,统治集团沉浸于和平的假象中。
楚国的统治集团也没比齐国强到哪里去,崇信小人,听信谗言,致使屈原这样具有战略眼光的忠良之士惨遭贬谪,投江自尽。其实当时楚国还是具有非常强大的实力的,当初齐楚联盟牢固之时,秦国还是十分忌惮的。而楚国国君竟然被张仪的雕虫小技所骗,并犯了一连串致命的战略失误,既丢了重要的盟友,又使国力受到了极大削弱,在齐楚两国统治集团的协同犯错下,屈原的宏大战略就这样被扼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