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的亚当以一纸诉状将美国知名电子烟制造商告上了法庭,在起诉状中,亚当及其代理律师指控美国知名电子烟制造商“朱厄尔”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故意将“电子烟能够提升社交地位”的暗示灌输给青少年,但是并没有充分披露其电子烟产品中所含的有害成分。
损伤呼吸道
电子烟露出真面目
“和传统烟草比起来,电子烟的危害确实要小不少,电子烟释放的致癌物质只有传统烟草的5%到10%左右。”李和权说。
美国人赫伯特·吉尔伯特于1963年提出电子烟的概念,他设想烟草燃烧能释放有害物质,那么能否通过提取烟草的有效成分供人吸食得以减少烟草的危害。2003年,中国的药剂师韩力首次研制成功电子烟并持有专利,其原理是将液态烟油通过电子加热的方式制备成蒸汽烟雾供用户吸食,烟油的主要成分为尼古丁,并有少量丙二醇、丙三醇及各种风味剂等添加剂。
韩力在2003年申请了专利,他当时工作的公司开发了“如烟”电子烟,2004年开始在国内销售。2006年电子烟进入欧洲和美国,从2008年起发展迅速。国际市场上近九成的电子烟都是中国生产。2013年,韩力的专利被英国的帝国烟草收购。
“电子烟发明的初衷是作为烟草的替代品减轻吸烟的危害,最适宜的使用人群,是那些经过各种有效、科学的戒烟方式都无法戒烟的重度烟草成瘾者。”李和权说,自从烟草公司收购专利之后,对电子烟的宣传披上了“健康”、“无害”的外衣,这让原本不是烟民的人群开始使用电子烟,年轻人是这个群体的主力军,“电子烟使用者中,有六到七成会成为烟民,这才是电子烟对年轻人的最大危害。”
来自美国的文献资料也能佐证类似观点,8月13日,《美国医学会杂志儿科学》(JAMA Pediatr)发文表示,使用电子烟的青少年更容易吸食大麻。该研究分析了128227名12~24岁的青少年,发现电子烟使用者比其他人吸食大麻的概率高3.5倍,他们通常先尝试电子烟,再使用大麻。
致癌物质减少
其他危害增加
虽然电子烟释放的致癌物质更少,不过电子烟在加热过程中会释放甲醛、乙醛以及丙烯醛等有害物质,还可能改变某些化学物质的成分,产生新的潜在危害,如高温烟油蒸汽可导致气道及肺泡急性损伤。
此外,为了改善电子烟的吸食口感,厂家会在烟油里添加各种口味的风味剂,如糖果味、零食味、薄荷味以及水果味等。而增加到烟液中的风味剂,只有很少部分经过了严格的检验。一些烟液中使用的风味剂,例如薄荷醇,虽然在食品和化妆品中使用是安全的,但进入呼吸系统后的安全性,却不得而知。“大部分调味剂在长期使用的情况下都可能造成健康风险,特别是甜味调味剂。许多调味剂还有刺激性,可以诱导并加重呼吸道炎症。”李和权说。
好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电子烟的危害,2018年8月,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通告,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这是国家层面上首次针对电子烟发声。但在新加坡、泰国、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已全面禁止销售电子烟。
近日来关于电子烟的争议不断,美国疾控中心称,今年5到6月起电子烟相关肺病数激增,目前33州约有500个相关病例,造成6人死亡。正在积极调查与电子烟相关的严重肺部疾病,并呼吁公众在调查期间尽避免使用电子烟。